認識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病毒性C型肝炎,發病通常不明顯,急性感染後,約20-30%患者有臨床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等。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這是縣府的Logo按下去會回首頁首頁網站導覽網網相連快速連結雙語詞彙English字級小中大本局簡介公告區便民服務衛生園地醫療資源:::業務專區醫政科藥政及毒品防制科食品科保健科疾病管制科檢驗科企劃及長期照護科我要申辦我要報名政府公開資訊我有衛生保健問題我要心理諮商愛滋病毒匿名篩檢:::疾病管制科首頁>業務專區>疾病管制科認識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病毒性C型肝炎,發病通常不明顯,急性感染後,約20-30%患者有臨床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等。

疾病嚴重度可從不明顯的症狀到會致命的猛爆性肝炎。

感染C型肝炎病毒後,約70%-80%會演變成慢性肝炎。

慢性C型肝炎患者,約5-20%於20-30年間可能演變為肝硬化,約1-5%死於慢性肝炎的併發症(肝硬化與肝癌)。

目前沒有疫苗可預防。

 傳播方式:C型肝炎病毒主要經由血液透過皮膚或粘膜進入體內而傳染。

因此與他人共用污染針具、注射器或接受污染之血液、血液製劑、使用滅菌不完全之器械(具)均有可能感染,而與C型肝炎感染者發生性行為、共用沾血之個人器具(如刮鬍刀、牙刷、指甲剪、刮痧板)或經由母子垂直感染亦可能發生感染,母子垂直感染機率約6%,如果產婦為C型肝炎合併感染HIV,會增加其新生兒感染C型肝炎的風險。

具有感染風險的族群,例如:(一)過去或現在是靜脈注射藥癮者。

(二)接受未經篩檢anti-HCV的血液製劑或器官移植者。

(三)洗腎患者。

(四)醫療工作人員暴露於已知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針扎者。

(五)HIV感染者。

(六)C型肝炎感染者所生的子女。

(七)C型肝炎感染者的性伴侶。

 潛伏期:2週-6個月,通常為6-9週。

 發病症狀:急性感染後,約20-30%患者有臨床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疲倦、厭食、隱約腹部不適、噁心、嘔吐或黃疸等相關症狀。

當血液中病毒性C型肝炎抗體(anti-HCV)呈現陽性持續六個月以上,且可在血液檢驗到C型肝炎病毒(HCVRNA),表示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

慢性病毒性C型肝炎,約有70-80%會演變成為慢性肝炎,更可能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或肝癌。

 預防方法:(一)目前C型肝炎無疫苗可預防,應採取的預防措施:1、使用拋棄式注射針具及針灸針具,穿耳洞、刺青工具等需充分消毒滅菌,並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針灸、刺青、穿耳洞等行為。

2、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牙刷、針具、刮痧板、指甲剪,以免刮破皮膚或黏膜而感染。

3、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不從事無保護的性行為。

4、醫療工作人員執行病患之醫療處置,如有血液暴露風險,應採取預措施,避免相互傳染。

(二)有感染C型肝炎風險的人,建議接受B、C型肝炎衛教及篩檢,如為HIV感染者,建議依「愛滋病檢驗與治療指引」,每年定期監測anti-HCV血清學變化,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並保護自己的健康及避免傳染他人。

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一)建議急性C型肝炎個案於發病日後滿6個月,應至醫療院所進行預後檢查,以瞭解是否康復或成為慢性感染者。

並應採取預防及保護措施,避免傳染他人或感染其他型肝炎病毒,且勿捐血。

此外,定期追蹤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肝功能正常者,建議每6個月或1年至醫院接受肝功能及超音波檢查;肝功能不正常者,需由醫師評估並診治,以決定追蹤時程,以早期發現肝臟的異常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可接種A型肝炎疫苗(無A型肝炎抗體者)及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未帶原且無抗體者),以預防合併A型肝炎或B型肝炎感染,並保護肝臟。

(二)國內治療C型肝炎患者的藥物包括干擾素(Interferon)與抗病毒藥物如(Ribavirin)兩大類,依據臨床經驗顯示,以此兩類藥物進行組合療法可以有不錯的療效且有健保給付,病患如能遵從醫師指示按時服藥及定期就醫, C型肝炎是可以治癒的。

目前國際上陸續有新藥開發上市,使C型肝炎病患有更多先進療法的選擇,其治癒率甚至可達9成以上,惟在健保尚未給付前,須採自費治療。

(三)為降低肝硬化及肝癌之發生率,中央健康保險署自92年10月起開始推動「全民健康保險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