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英語好厲害?技巧之外,你該破除的心理障礙 | 表達障礙英文

上過「大人學英語:輕鬆開口的系統化做法」和「大人學英文:怦然心動的商務 ... 工作上呢,業界的「專有名詞」和工作「常用的表達句型」早就被我整理到電腦的 ...首頁大人知識表達溝通想要英語好厲害?技巧之外,你該破除的心理障礙上過「大人學英語:輕鬆開口的系統化做法」和「大人學英文:怦然心動的商務社交說話術」的學員,通常都會在課程結束後寫信給我,回顧他們當初想學口語的動機和心路歷程。

其中最常被問到的就是:「老師,你也是在台灣的環境長大,為何你可以變成很會說英文的人?」記得第一次被問時,先回了個政治正確的答案:「嗯……好問題!」,但接連被問超過十次後,覺得是時候跟大家聊聊這話題,分享喬伊個人經驗給大家參考囉:)想要英文好厲害,先問自己想要「厲害在哪裡」 當我們要說一個人的英文不錯時,腦袋的「評量標準」到底是什麼?因為說別人「英文好」,就像是說一個男人「是個好人」一樣難懂。

心理學有個名詞叫「月暈效應」,泛指一個人某個外在的表現只要給人是好的印象,就會連帶覺得那個人其他層面的表現都很棒,但其實我們並不知道真正的事實是如何。

仔細回頭想,很多我們以為「英文好」的人通常有幾個固定特徵:可以不間斷地說英文,說的時候不會緊張發抖、甚至還能看著別人眼睛有豐富肢體語言等(例如我),這種類型的人在台灣畢竟是少數,物以稀為貴,自然就會被貼上「英文好」的標籤;但其實一個人說英文的能力跟說中文是一樣的,都有範疇或是程度之分;你可以很自然地解釋產品規格,但不一定能和人聊天,又或者你可以和人聊不停,卻不一定能說服客戶買單。

所以當你覺得某人「英文好」時,可以先想想到底他是在「好什麼」。

跟你想要的「好」有一樣嗎?又或者說有必要一樣嗎?如果今天你「非常清楚」自己的英文早已足夠介紹好產品規格,永遠是老闆心中的不二人選,在說英文時就會充滿自信,當然就會被歸類到「好」的那一群。

但如果是不清楚自己到底(英文)要好什麼的人呢?自然容易坐這山望那山,看到會聊天的、會做簡報的、會談判的都羨慕,永遠比較不完,這類型的人最常掛在嘴邊的句子就是「我英文不夠好」。

和其他窮其一生不知為何學英文的人相比,我只是知道自己該「好什麼」而已:出國時可以用簡單句子跟當地人聊天增廣見聞,即使用字不夠道地、口音一聽就知道不是本地人、也聽不懂他們的笑點,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吸收新知的動力,或是說話的自信。

工作上呢,業界的「專有名詞」和工作「常用的表達句型」早就被我整理到電腦的資料庫裡,百分之八十的情境我都能應付,開會時不是帶著空白大腦,是準備過的,至於那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是彈性發揮了,但至少大多狀況都是在掌握中,而不至於影響整體表現。

知道自己「該好什麼」後,當然就可以更專注去提升,找到已經好的人去了解如何變好,付出的努力和預期的結果是同步的(只花1天學英文就只能期待有1天的成果),不亂羨慕別人而鞭打否定自己,如此一來才能心無旁騖而穩定進步。

沒有「正確答案」的英語,只有你和我說的「不一樣」的英語很多人「不敢」開口,常是因為擔心「這樣說對嗎?」,一會擔心用字、一會擔心腔調、一會又擔心文法;但事實是,你以為Howareyou?只能配Fine,thankyou.Andyou?一種答案然後就可以得分;殊不知真實世界回答百百種,有人還會直接回Howareyou?就走了,也沒停下來思考要回你心情是好還不好,這時你會說他錯了嗎?縱然是英文為母語的人,也不會說自己的英文是「對的」,只有你說的和我說的「不一樣」罷了。

想想美國人和英國人的例子。

這兩個國家的人搬到彼此的領域,都還是會有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因為用字、發音、語感、腔調、生活習慣都不同,例如英國人不會見人就說Heybuddy或是Yoman,而美國人也不習慣有人在自己表現好時說welldone(又不是牛排),又或者同樣的字schedule英國人會唸出類似「雪究」的音,而美國人則唸「史給究喔」,又或者英國人的廁所叫loo,而美國口語會用John等,彼此常鬧出笑話的尷尬和誤會層出不窮。

重點是,沒人會因為自己說的跟對方「不一樣」就覺得自己英文「是錯的」,或是擔心受到懲罰或譏笑。

回頭想想,平常我們工作講中文,在乎的都是問題解了沒、這人言之有物嗎、或是說的點子能賺錢嗎?有多少人會去想自己寫的句子有符合中文的文法?又有多少人在乎自己講中文是否字正腔圓?怎麼換個語言(英文)後,就覺得答案只能有一種,說不一樣的就是錯?BBC有報導,全球跨國企業有一堆CEO都是印度人,他們能爬得那麼高,對世界發展有那麼大的影響力,有誰在擔心自己不夠美腔或英腔、或是用字遣詞不夠漂亮、文法有沒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