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反覆腫脹疼痛,當心罕見腫瘤「腱鞘巨細胞瘤」 | 腱鞘巨細胞瘤膝蓋

腱鞘巨細胞瘤(TGCT),又稱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是一種少見的長在骨頭軟組織的腫瘤。

極少數會變成癌症,通常是良性,但卻對骨頭破壞很 ...正|簡×搜尋首頁>副刊>生活>健康1+1>疾病百科>骨關節>正文關節反覆腫脹疼痛當心罕見腫瘤「腱鞘巨細胞瘤」文/穆簡腱鞘巨細胞瘤通常發生於膝蓋處,症狀是膝蓋腫脹、疼痛、僵硬無力。

(Shutterstock)美國著名骨科腫瘤專家、外科教授布萊克曼(Dr.RichardBlackman)回憶,他曾看診過一位約60歲的女子,女子在年輕時膝關節受傷,之後一直不適。

她以為自己患有膝關節炎,但治療多年也不見好轉。

等到膝蓋出現嚴重的腫塊,再到醫院做檢查,才發現腿部動脈覆蓋著相當大的腫塊,腫瘤已經侵蝕到骨頭。

多年來損傷她膝蓋的,其實是一種罕見腫瘤——腱鞘巨細胞瘤。

腱鞘巨細胞瘤(TGCT),又稱色素沉著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是一種少見的、長在骨頭軟組織的腫瘤。

這種腫瘤只有極少數會變成癌症,通常是良性,但卻對骨頭破壞很大。

腱鞘巨細胞瘤症狀:膝蓋反覆腫脹常被誤解為關節炎腱鞘巨細胞瘤通常發生於20~40歲,分為單顆型與彌漫型兩種。

彌漫型腫瘤大多長在膝蓋處,症狀是膝蓋腫脹、疼痛、僵硬無力。

「很多人以為自己是膝蓋受傷,或退化性關節炎,但治療很久都沒有好。

」台北榮民總醫院骨骼肌肉腫瘤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吳博貴說。

腱鞘巨細胞瘤有一個特點,就是膝蓋持續數年腫脹,但找不出原因。

「它會消掉一些,但馬上又再腫起來」,吳博貴強調,「如果膝蓋一直反覆腫脹就要留意。

」在臨床上,醫生往往通過抽病人膝蓋的關節液,才發覺是腱鞘巨細胞瘤。

布萊克曼博士表示,若因患有關節炎而腫脹,抽出的關節液是清澈的。

但腱鞘巨細胞瘤的患者,膝蓋中抽出的是「深黑色的、帶血的液體」。

腱鞘巨細胞瘤通常是良性,但對骨頭破壞很大。

(視頻截圖)腱鞘巨細胞瘤從一開始出現症狀,到最後被醫生診斷,平均時間大約兩年。

其它種類的腱鞘巨細胞瘤也可能長在手腳、肩部和臀部等位置。

但通常只會發生在一處關節,不會在多個關節同時發生。

治療腱鞘巨細胞瘤以手術為主腱鞘巨細胞瘤的治療方法,一般是通過手術移除腫瘤。

在手術當中,醫生會從膝蓋前方把關節內的腫瘤完整拿乾淨。

「最擔心膝蓋後面長腫瘤,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才能從關節後面把它拿掉。

」吳博貴說。

因為腫瘤長在關節後方,會把整個神經血管都粘連住、包住,必須小心剝離。

在手術後,有時會使用放射性治療,協助清除腫瘤或降低復發機率。

布萊克曼博士說,那位60歲的女子在治療後六個星期可以正常行走,雖然不能跑跳,但膝蓋可以很好地活動,感覺也很舒服。

少數情況需考慮截肢。

比如腫瘤變成惡性,或波及範圍太廣,把一些神經血管都「吃掉了」。

吳博貴舉例,在台北榮總醫院,截肢率大概在5%以下。

近年來,醫學界針對腱鞘巨細胞瘤已經開始研究新的標靶藥物,比如CSF1R抑制劑,這種藥物具備良好的潛力,可能成為未來的重要治療方法。

腱鞘巨細胞瘤容易復發應做好保養瀰漫型腱鞘巨細胞瘤復發機率很高。

做完手術加放射治療後,在六個月內可能會再長一些腫瘤,但六個月之後腫瘤生長會變慢。

「有些病人可能就這樣跟它和平共處。

」吳博貴說。

病人可能有部分有良性腫瘤在關節處,但依然可以較好地活動、運動,只是運動過後會再次腫脹,此時可通過冰敷改善。

幾年之後若又腫脹得更嚴重,可能就要做第二次、第三次手術。

早期安排理療、運動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更好地恢復關節功能。

在手術後三個月是黃金期,應積極復健,練習關節的伸直和彎曲。

有人在三、四十歲得病,等到五、六十歲時,膝蓋比別人退化更多,因此在復健的時候,可以退化性膝關節的方式保養。

在生活中還需注意:1.減少蹲、跪姿式。

2.最好穿軟的布鞋,不要穿皮鞋和拖鞋。

3.不要拿重物,買菜時可以使用推車。

◇觀看影片:· 保養膝關節的8個秘訣不讓膝蓋早衰老· 中醫2招養關節拯救退化性關節炎· 運動會不會造成膝蓋退化?醫師完整解析責任編輯:李清風相關文章40歲後渾身疼痛不舒服可能是凍膝蓋惹的禍圖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