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系列報道(二):並行使用免疫細胞療法與傳統療法 ... | 周德陽年紀

今天訪問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院長周德陽是一位腦癌領域的權威。

眾所周知,腦癌患者很難存活,為此他做了各種不同的研究,而他治療的 ...微文庫其它文茜大姐大正文搜索免疫療法系列報道(二):並行使用免疫細胞療法與傳統療法,比單一療法效果好|SisyBigBang文茜大姐大2018-12-1713:04:58▲ 點選上圖 購買文茜的愉悅學校來源:《免疫細胞療法的認知二》(視訊)一個人罹患癌症是很不幸的事,而罹患癌症之後,通常第一個想到的是開刀,找好的醫生。

但如果癌症已經到了惡化轉移的狀況,你很可能會選擇今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表彰的免疫療法。

癌症治療分成4個層次,第一階是傳統療法,包括開刀、化療。

很多人覺得化療沒用,但美國最著名的癌症中心 MDAnderson(安德森癌症中心)則認為傳統的化療也必須做。

第二階是標靶藥物,自從發現不連續基因後,現在越來越多的藥物可以針對治療不同的癌症。

第三階是放射性治療,有傳統的X光,也有IMRT(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即用更精密的儀器較密集、或較溫和、或較強化地殺死癌細胞,主要看癌細胞的分佈狀況。

除此之外,還有質子治療、重粒子,以及臨床實驗的氦子治療等。

最後一個就是免疫療法。

上一篇文章(《顛覆癌症治療的免疫療法,絕對不在一般的診所或小醫院》)已介紹了一部分,今天將著重採訪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院長周德陽。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院長:周德陽中國醫藥大學是陳立夫先生創設的,初衷是中西醫合併。

隨著年齡漸長,陳立夫把醫院交給了蔡長海,一個非常著名的醫生,以前他給病人看病是需要交通管制的,因為病人實在太多。

蔡長海入主中國醫藥大學之後就非常認真地做學問,而且很有眼光。

1985年細胞療法正興起,他就非常關注它的發展,並且努力牽線讓中國醫藥大學成為臺灣第一家和安德森癌症中心合作的「姐妹學院」。

現在該校的副校長叫趙坤山,是他們從美國特別聘請回來的。

他原來是高雄醫學大學畢業的醫生,已經當到長庚醫院的主治醫生,可他卻跑去了美國求學,重新過醫學院學生的苦日子。

華人醫生一般很難留在美國,但趙坤山的老師卻邀請他留下來。

他同意了,並且重新從實習醫生幹起。

中國醫藥大學副院長:趙坤山經過幾次波折後,趙坤山終於在放射性治療裡取得了非常出色的成績,並獲得了去華盛頓大學任教的機會,一邊還在醫院工作。

他還寫了教科書,由此被安德森癌症中心發掘,並被挖了過去。

他在安德森癌症中心待了很久一段時間,之後又被哥倫比亞大學和康奈爾大學兩家常春藤學校合作的醫院,特別請去當癌症中心的主任,還在那裡設立了四個質子中心。

現在,他被中國醫藥大學請回來擔任副校長。

因為他的爸爸得了失智症,他的媽媽又中風了,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覺得該把人生的一些時光留給父母。

另外,他也想幫助亞洲地區提升癌症治療的水準。

現在,中國醫藥大學開始全面走向最新的癌症醫療。

中國醫藥大學今天訪問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的院長周德陽是一位腦癌領域的權威。

眾所周知,腦癌患者很難存活,為此他做了各種不同的研究,而他治療的人中有人活了 12 年。

他是一個非常認真的醫生,擔任腦神經外科醫生時就時常跑到急診室去,看有沒有人中風,需不需要開刀,直到確定沒有了,才下班回去。

他很快就當上了主任,又升為副院長,一年之後就成了院長一直到現在。

聽說他連除夕都在實驗室裡做研究,好學不倦。

他非常瞭解哪些癌症需要開刀,哪些需要放射性治療,哪些需要質子治療,哪些需要用螺旋刀……周德陽還是各大媒體諮詢的權威得癌症後最容易被騙的是錢,因為各種治療開價非常高;其次,有些人會騙你說自己擁有一些疫苗,其實他根本就沒有符合規格的實驗室;再者,他給的一些疫苗不只是無效的疫苗,甚至是拿你做臨床實驗的小白鼠。

人往往病到一個程度就會非常信任醫生的建議,覺得他給的真的是最新的藥,而不去研究到底是不是必須用,是否還有別的選擇。

另外很容易陷入的誤區是幹細胞療法,將來或許有一天它可以治療癌症,但至少現在關於幹細胞的研究還是很不穩定的。

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跟你說可以用幹細胞治療癌症,千萬不要輕信,你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失去生命,因為癌細胞通常比正常細胞發展得更快。

周德陽接受了文茜的專訪◆ 陳文茜:非常感謝周院長接受我們的採訪,您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