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院長?推薦回答

作者:洪惠娟王茗慧蔡宜峰

  研討會發表的為有機農業相關之研究成果報告,內容涵蓋鏈黴菌及木黴菌生物製劑、天然植物保護製劑、天敵昆蟲、有機農田生態工法、農牧綜合經營、有機種子處理技術及國外有機產銷發展現況研究等,共計10個主題。

作者:林學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為歡慶遷場30周年,於103年10月31日辦理遷場30周年研究成果發表會及慶祝活動,本書內容包括此次盛會選出之臺中場近30年最具代表性的事蹟、名揚國際的水稻臺中在來1號品種之育成歷史、遷場後歷任場長將他們在臺中場服務期間的珍貴回憶、場區今昔對照的珍貴照片和本次活動花絮照片等編輯成冊。

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改場

作者:蔡宛育陳彥樺

  本場「102年科技技畫研究成果發表會」包涵本場轄區之地區農業各領域的專業技術研究,如作物新品種與蔬菜、果樹及花卉栽培技術改良、有機農業及合理化肥培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管理技術、農業機械應用研究、作物品種分子鑑定技術、技術移轉案成效分析及服務創新之研究等主題之研究報告。

作者:

  本書以重建醫病信賴關係為中心,研議解決醫療訴訟延滯問題。並重在提升司法官辦理醫療訴訟時之爭點整理及鑑定提問能力,確有助於減少醫療訴訟延滯現象,並提高醫療訴訟裁判品質,足供醫界、法界處理醫療糾紛時借鏡之用。 作者簡介 陳學德   【現職】臺中地方法院庭庭長       亞洲大學助理教授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法學學士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碩士 推薦序...

作者:

  研討會內容包含產業發展現況、栽培管理技術及採後貯運技術3個方向,共13個主題。

作者:廖君達高德錚林學詩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為歡慶遷場30周年,於103年10月31日辦理「遷場30周年研究成果發表會」,會後將各業務單位30年來的研發及推廣成果彙編成冊。本專刊內容區分為前言、作物改良、作物環境、農業推廣、埔里分場、專利及技術移轉等 6 篇,將這些領域30年來的沿革及業務發展、重要成果及未來發展方向等做詳盡的陳述。 序 第一篇、前言 第一章、臺中區農業改良場沿革...

作者:蔡宛育陳彥樺

  本場為中部區域農業試驗改良與技術推廣機構,業務包括農作物栽培技術、品種選育、農業機械、植物病蟲害防治及土壤肥料管理等試驗研究與推廣。本(102)年專題討論內容,除各專業領域同仁的研究報告外,並涵括出國研究等心得報告9篇,共計62篇,皆為研究同仁努力不懈三及彙整之重要研究資料,盼作為日後試驗研究及農民應用之參考。

作者: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改場

  研究彙報127期(104/06)-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作者:

作者:

  研究彙報128期(104/09)-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作者:陳彥樺蔡宛育蕭政弘林學詩

  為因應花卉求新求變的特性,掌握行銷資訊以開拓國內外市場,提供洋桔梗品種選育、栽培及採收後處理等技術交流、討論之機會,本場特別舉辦洋桔梗研究與產業展望交流研討會,邀請學術界、貿易商、輸出公會、農會等各界專家以及洋桔梗栽培達人等共聚一堂,從多面向探討洋桔梗品種、栽培管理、經營模式以及行銷推廣等主題。研討會現場則以花藝設計、禮品創作等佈置呈現洋桔梗的雅緻與柔美,為眾多花卉中之翹楚。期望藉由本研...

作者:許志聖楊嘉凌鄭佳綺等

  稻米一向為國人之主食,水稻為臺灣栽培面積最大的農作物,民國101年栽培面積達254,255公頃,年產量1,666,273公噸,本次研討會邀請國內稻作產業產管學精英,特別針對「良質米成果專題」、「良質米育種與品種鑑定」、「良質米高效栽培」、「良質米耐逆境研究」與「良質米產銷與未來方向」等五主軸,提出17篇專題報告。期望藉由本專集出刊,能再擴展良質米產業的研發與產銷能量,提升國產良質米的競爭力。

作者:陳學德楊秀儀林鈺雄

  醫療糾紛去法院化與快速審結之新思維,將有效減輕病、法、醫三方之訟累,必成為未來之趨勢,而台中地方法院於2012年9月推動雙調委調解、專家諮詢、與鑑定試辦制度,開啟了醫療糾紛訴訟改革之契機。本書除介紹此試辦計畫外,並集結相關專文,充實此新思維之內涵,供醫界、法學界與實務家因應未來醫療訴訟變革之參考。 作者簡介 陳聰富   【現職】   臺灣大學法學院教授兼任學務長   【...

作者:蔡宜峰、王茗慧、陳美齡、洪惠娟

  本場「100年度科技計畫研究成果發表會」內容包含作物栽培與育種、肥培管理、病蟲害防治、溫室結構加強、採收後處理技術、機能性成分分析、稻米加工應用、品種分子鑑定、農機研發、ISO9001品質管理系統與良好農業規範導入農業生產的研究、農會銷售業務的客製化與本場數位化農民服務的效益評估等主題之研究報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