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惡露掌握產後復原狀況,告訴你不良惡露的徵兆! | 產後兩週大出血

胎兒自母體分娩之後,產婦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會陸續排出鮮紅色的液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些產後分泌物稱為「惡露」,產後媽咪可以藉 ...孕產百科產後照護從惡露掌握產後復原狀況,告訴你不良惡露的徵兆!2021/05/06剖腹產惡露月經生化湯產後復原焦點人物產後出血哺乳媽咪產後照顧嬰兒照顧兒童生活教養產後照護封面故事有些新手媽咪在產後會發現,陰道不斷流出類似經血的深紅色液體,便懷疑自己是否在生產過程遭受感染而造成產後出血,但醫師又說這是正常現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這就是產後分泌物稱為「惡露」。

胎兒自母體分娩之後,產婦在接下來的幾週內,會陸續排出鮮紅色的液體,這是一種正常的現象,這些產後分泌物稱為「惡露」,產後媽咪可以藉由觀察惡露,進而得知自己的產後恢復情形。

「惡露」是什麼?新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陳恒如表示,女性在每一次的經期結束之後,子宮內膜都會逐漸增厚,到了排卵日時,卵子若有受精,以利胚胎當天;懷孕時,子宮內膜則被稱為「蛻膜」,蛻膜是胎盤與子宮之間的媒介,其功能為交換母體與胎兒之間的氧氣、養分、血液等,待生產之後,這些蛻膜就會伴隨血液開始慢慢剝落,成為所謂的「惡露」,而惡露的成分為胎膜組織、紅血球、白血球等上皮細胞。

 如何從惡露掌握產後復原狀況?陳恒如醫師表示,生產後的3~4天之內,從陰道流出的惡露會呈現鮮紅色,過幾天之後,會慢慢轉變為棕紅色或粉紅色,大約10天後,惡露就會變成棕黃色或乳黃色,平均來看,惡露將會維持到產後第3週才會結束。

有些媽咪過了產後第10天,會偶爾參雜一點鮮紅色的惡露,但如果流量不多的話,其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不需太擔心。

(推薦文章:產後惡露何時停?)不過,有些媽咪為了讓子宮儘快恢復收縮,在生產後會飲用生化湯,一般建議產後一週再飲用,但飲用生化湯之後,惡露呈現鮮紅色的時間會持續較多天,此屬正常現象,待一週之後,惡露顏色還是會漸漸變成棕色。

  剖腹產媽咪的惡露量較少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媽咪,不只是復原時間不同,就連惡露排出的量也會有所差異。

陳恒如醫師指出,由於剖腹產媽咪是直接開刀生產,在開刀的過程中,有些醫師會一併清理產婦的子宮腔,將一些子宮腔內的血塊、胎盤、胎膜等清除乾淨,因此有些剖腹產媽咪的惡露只會維持2週左右。

  不良惡露的徵兆有些新手媽咪可能會把惡露誤以為是月經,認為一週過後,流量就會漸漸減少,但實際上惡露分泌的時間較久,因此會擔心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相反的,也有部分媽咪對惡露一知半解,認為惡露量多是正常現象,導致太晚治療產後出血。

以下幾種情況,教你分辨哪些是不良惡露的特徵。

 (推薦文章:惡露,多久才會停?觀察惡露變化情況,掌握子宮復原是否OK)1.護墊更換太頻繁正常的惡露在產後一天之內,流量會達到最多,建議1小時就可以更換一次護墊,若以此頻率替換,其實惡露量大約只佔護墊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面積;不過,如果在1小時之內,惡露幾乎沾滿整塊護墊,且須更換2~3次以上,或是流量超過500c.c.,媽咪就要主動向醫師反應,因為這有可能是產後大出血的徵兆。

 2.惡露伴隨異味陳恒如醫師表示,血塊其實是培養細菌的溫床,如果生產之後,血塊及胎膜組織沒有儘速排出體內,反而繼續堆積在子宮內,就會引起細菌感染,使惡露產生惡臭味。

 3.下腹疼痛或發燒有些產後媽咪會因為子宮內膜發炎而引起發燒現象,也就是俗稱的「產褥熱」。

陳恒如醫師指出,孕婦在生產的時候,若破水太久,很容易造成子宮感染,一旦子宮遭受感染,除了會使惡露變成深紅色及產生惡臭之外,產婦還會出現發燒或下腹疼痛等現象,若沒有充分休息,造成抵抗力變差,嚴重者可能會需要採取手術引流,並繼續住院觀察治療。

  惡露、月經傻傻分不清?陳恒如醫師表示,生產之後,卵巢會逐漸恢復功能,使女性體內的荷爾蒙恢復到懷孕以前的狀態,此時子宮內膜也會逐漸增生,為下一次的排卵與受精做好準備。

不過,由於每個產婦的體質不一,生產過後的第一次月經何時會報到,並沒有明確時間,基本上,目前只能推論出沒有哺餵母乳的媽咪,可能會比哺乳媽咪還要早迎來月經。

就以往的統計結果來看,沒有哺乳的媽咪,最快大約在產後5~6週,就可能會碰到月經來潮,哺餵全母乳的媽咪,月經可能會在產後1年到1年半的時間才來;但少部分屬於特例的媽咪,在惡露結束後沒幾天,就馬上碰到月經來報到,起初還以為自己是產後出血,結果經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月經來潮。

欲自行分辨究竟是惡露還是月經,其實還是有一點難度,若排出惡露的期間真的與月經來潮重疊,陰道會出現較大量的鮮紅色分泌物,不過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