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重點不在於生氣 | 孩子 反抗

... 向家長與老師反覆強調這個概念。

我們關注的是,孩子如何表達他的情緒。

標籤: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青春期, 叛逆, 教養, 王意中, 小孩, 吵架.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2020/08/23,教育PhotoCredit:Shutterstock/達志影像精選書摘TNL精選書籍,讓你站上文字巨人的肩膀,遠眺世界。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文:王意中收起「不要生氣」這句話生氣,很自然。

生氣,是可以的。

重點不在於生氣,而是孩子「如何表達情緒」。

既然生氣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我們也不希望壓抑、否定孩子的情緒(請允許孩子可以與各種情緒共存),那麼請先將「不要生氣」這句話收起來,放在倉庫裡,不要拿出來用。

關於生氣,你需要知道的四件事一、情緒表達:「到底孩子怎麼生氣,你才不會生氣?」我常常在演講中,向家長與老師反覆強調這個概念。

我們關注的是,孩子如何表達他的情緒。

二、情緒調節:留意孩子發脾氣是否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以觀察情緒調節是否出了問題,無法適時緩和下來。

當孩子的情緒一直很難平復,請思考: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缺乏一些讓自己的情緒從激動狀態下,逐漸回復、維持平穩狀態的能力。

三、找出生氣的「前置刺激」:為釐清孩子生氣是屬於「情緒表達」,還是「社會性的支配、掌控」,要找出孩子生氣的前置因素,比如當孩子突然發脾氣時,可以往前推三秒鐘,以判斷誘發他生氣的因素是什麼。

四、「解讀系統」扭曲了:你發現孩子常常生氣?請你想想看:是否孩子的想法(解讀系統)出了問題?是否他總以不合理的負面思考看待事情,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解釋,而扭曲對方的用意?拆除「易怒」的地雷為什麼孩子總是易怒?請找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生氣」的時段,與他在這些時段從事的活動內容。

同時思考,是否大人的關照讓孩子更陷入生氣情緒中。

為了減少孩子易怒的情況,我們得想一想:哪些話,我們可以說;哪些話,我們不需要多說。

而我們在說話之後,要停頓下來,仔細觀察孩子的反應,避免一波又一波刺激孩子的生氣情緒。

如果大人自己隱約感受到陣陣氣憤襲來,這時最好的方式,就是先不開口說話,保持沉默,這也是讓自己心情維持平穩的一種適當方式。

嘮叨的父母加上易怒的孩子……對立反抗的衝突勢必會發生。

放慢說話的速度與容易生氣的孩子互動時,「察言觀色」非常重要。

在講話的過程中,先不急著一次說太多的話,當我們一句一句慢慢說,多少有機會停頓下來,觀察孩子的反應,接著可以慢慢地修正自己接下來的說話方式。

我要強調,親子關係、師生互動,是一種非常「細膩」的過程。

鎖定這個原則:當孩子好好說的時候,我們就好好回應,讓孩子瞭解他使用友善的方式,同樣地也可以換來我們對他的友善。

謝絕刺激孩子的情緒一直沒有辦法平復下來,怎麼辦?關於這一點,可以先思考:孩子生氣的當下,周圍的爸媽、手足、老師或其他孩子,是否在旁邊添油加醋,不斷地給予言語上的刺激。

有時,孩子的氣很難消,是因為不斷受到刺激,以致有些孩子很難讓自己的情緒恢復平穩。

這也是為什麼遇到孩子情緒當頭時,我們大人第一時間要保持冷靜。

當我們保持冷靜,當我們減少過多的言語刺激,等於提供了孩子一種「降溫」的方式,他便能免於多花精力或心思,去處理周圍的刺激,如此他才有機會讓情緒慢慢地平復下來。

讓情緒回穩的練習一、大人先示範「冷靜」大人如何讓自己冷靜?這真的需要修練,可以找出自己過去的冷靜方法,仔細思考自己曾用哪些方法變得冷靜。

我想一定有,只是需要我們特意回頭去想,並且將這些方法拿出來,勤加練習。

我們可以這樣來想:我們期待孩子能夠冷靜,那麼,我們必須先對孩子示範「冷靜」是怎麼一回事。

簡單來說,如果我們大人都無法冷靜下來,又如何讓眼前情緒激動的孩子平靜下來?二、帶孩子練習「冷靜」除了大人找出自己曾經用過的冷靜方法,也不妨想想看,以前孩子在什麼情境下,情緒較易趨於平穩,例如:安靜地獨處,散散步,吹吹風,翻翻繪本,聽聽音樂……或是靜靜地看著眼前的靜物,讓自己的情緒在這專注的當下,慢慢地平穩下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