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下床腳底痛到像被針扎到的「足底筋膜炎」 | 足底筋膜炎開刀

大部分醫療院所針對足底筋膜炎採取的治療模式大多是口服藥、復健、注射類固醇或是骨震波,若是經過以上的治療後,成效不彰就會建議進行開刀手術,但這套標準 ...足底筋膜炎-超微創足底筋膜鬆筋治療線上諮詢早上下床腳底痛到像被針扎到的「足底筋膜炎」好痛啊!您是否早上起床腳一踏到地面,腳底就像是被好幾根針扎一樣痛不欲生呢?甚至痛到連站立都有困難,這是足底筋膜炎最典型的症狀,足底筋膜炎患者常會出現步步痛苦、歩歩驚心的情況,十分困擾日常活動與生活。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扇形筋膜組織,前方連接著腳趾頭骨的根部,後方附著在跟骨的內側,足底筋膜具有緩衝及支撐的作用,平常人體在進行活動時,例如:走路、跑步等動態活動,足底筋膜會吸收活動時來自地面的反作用力以緩衝力量,但若是劇烈運動或是運動時間過長,都會讓足底筋膜過度拉伸而產生大大小小的撕裂傷,長期下來就會造成發炎,導致足底筋膜炎的發生。

▲足底筋膜是位在腳底的扇形筋膜組織,前方連接著腳趾頭骨的根部,後方附著在跟骨的內側。

▲足底筋膜發炎示意圖造成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有哪些?(1)長期站或走:長期站立或走路都會增加足底筋膜的勞損,提高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一些需一直站立或走路的職業,例如:百貨公司的櫃姐、老師、運動員等職業族群較易罹患足底筋膜炎。

(2)年紀:足底筋膜炎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的中年人,原因是隨著年紀越大,人體腳部的肌肉、肌腱和韌帶都會逐漸退化,導致足底筋膜的負荷過大。

(3)扁平足:扁平足由於足底的肌肉力量不足,會因長期的拉扯而導致發炎。

(4)肥胖:體重過重會讓足部承受過多的重量,使足底筋膜的負擔過重。

(5)運動過度:運動強度大加上時間過長,會導致足部肌肉過於勞損造成撕裂傷,長期下來易促成足底筋膜的發生。

(6)穿鞋不合腳:穿著過大或過小的鞋都會影響腳部的支撐力,增加足部負擔。

足底筋膜炎的症狀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下床第一步就非常痛,尤其是在足跟位置,以及和地面接觸面的內側也會感到疼痛。

另外疼痛也通常發生在休息一段時間後要開始行走的時候,在剛開始走的前幾步會明顯感受到足跟疼痛,疼痛的位置也會從腳跟往前蔓延,但再過一段時間後疼痛的程度又會減緩,站立或行走過久也會出現疼痛。

▲足底筋膜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下床時的第一步非常痛。

▲足跟疼痛,疼痛的位置會從腳跟往前蔓延。

足底筋膜炎的治療方法(1)藥物治療:足底筋膜炎常見的治療藥物有口服的止痛藥,像是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SAID)可暫時緩解疼痛,或是注射皮脂類固醇緩解足部不適,但需注意注射的劑量與頻率,過度注射可能會造成足墊萎縮或是足底筋膜斷裂。

(2) 物理治療:透過電療、超音波、按摩等方式舒緩足底肌肉的緊張進而減緩症狀,另外也可利用腳弓支撐墊,給予足弓支撐力避免足底筋膜過度拉扯。

(3)骨震波治療:給予患部高能量的震波,藉由震波刺激微血管的再生活化血液、組織,此治療需長時間執行才會有較顯著的效果。

(4)手術治療:足底筋膜炎的手術以內視鏡足底筋膜切除術為主,切除部分足底筋膜的方式減輕症狀,會先在腳部開一個傷口,再切除部分足底筋膜,術後需注意可能會出現足底筋膜斷裂、足弓角度改變或是神經損傷等副作用。

吃藥、注射類固醇、骨震波都做了還是痛 怎麼辦?大部分醫療院所針對足底筋膜炎採取的治療模式大多是口服藥、復健、注射類固醇或是骨震波,若是經過以上的治療後,成效不彰就會建議進行開刀手術,但這套標準治療模式並非適合每個患者的實際病況,而且有些年紀大的長輩也不適合進行開刀手術。

像我們門診中有位高齡80多歲的陳奶奶在來診所就醫前,就有去看過西醫骨科,注射過類固醇,也做過中醫的針灸推拿,但都沒有明顯地改善。

一開始去看骨科時,醫生是開止痛藥及肌肉鬆弛劑給陳奶奶吃,但也只是發揮暫時的止痛效果,只要停藥後就又會開始痛。

陳奶奶後來有去注射類固醇,起初注射的效果還不錯,有一段時間都沒有出現疼痛,但當疼痛又出現時再次去進行注射治療,有效止痛的時間就沒有像第一次注射後那麼長,反而是越來越短。

再去做中醫針灸推拿治療仍沒有改善,而且治療的過程非常痛,後來陳奶奶聽朋友介紹去醫院做骨震波,做了幾次的治療還是不見效果,疼痛的狀況越來越嚴重,只要腳一碰到地面就會非常痛,後來就只能以輪椅代步。

許多的足底筋膜炎的患者在尋求治療的過程中,都像陳奶奶一樣四處求醫,嘗試過各種治療方法,但當治療方法一一都沒效,只剩開刀一途時,不適合開刀的長輩族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