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復發都是不可逆的傷害!精神醫療助患者回歸「有意義的 ... | 思 覺 失調症的 將來

未來將上市的6個月長效針劑,給了病患更接近治癒的想像。

如同抗癌藥、抗愛滋藥物,也許思覺失調症不再是難治之症。

「有意義的生活」是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其他主題每次復發都是不可逆的傷害!精神醫療助患者回歸「有意義的生活」收藏圖片來源/pixabay瀏覽數52,1292019/04/20·作者/張庭綱·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每一個媽媽心底最難以言說的恐懼:「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沒把兒子教好。

」身為精神科醫師,我們想說的是,我們了解您深沉的恐懼,也願意陪伴您與孩子共同面對思覺失調症。

無差別殺人案件的犯罪情境中,具有身心障礙或精神疾患約佔5%,為什麼社會會恐懼這5%的存在?因為我們始終無法理解,無差別殺人案件的發生原因及犯罪者的動機,正如精神病症狀令人難以捉摸。

比例微不足道,我們似乎不需過度擔心精神病患的無差別殺人犯罪;但是過去的研究顯示,未經治療的初次精神病發作者,殺人風險是接受治療者的15倍,這告訴我們,精神疾病的無差別殺人是可以治療、也必須治療的。

內外煎熬的家屬「我不要看精神科,我沒有精神病。

」大部分病患對罹患精神疾病缺乏病識感,更別提會想要接受治療。

曾看過某報章雜誌的評論「家屬未盡照顧之責,讓病患未服藥導致慘劇發生」,我們該去指責家屬沒有規則讓病患服藥嗎?這是盛行率1%的疾病,老天很公平、也很殘酷!對病患家屬而言,是什麼驅動著我們對家人的愛?當家人生病了,而且是見不得人的病,還犯下滔天大罪,我們該如何面對家人、面對自己的人生?大部分的家屬會優先選擇民俗或宗教治療,而不是正統的精神醫療。

身為精神科醫師,在陪伴每位病患與家庭的過程,看到了人們心境的變化。

如同伊麗莎白.庫伯勒.羅斯的「悲傷五階段」理論,病患與家屬往往將度過的歷程:否定、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

我們看見病患的無助,也看見渴望幫助的家屬。

家屬往往在還沒有處理好自身深沉的痛苦前,就必須要與病患的精神症狀與干擾行為奮戰,日復一日,在一顆顆藥物的僵持下,埋藏著病患與家屬的摩擦、衝突,等待著爆發的一天。

(示意圖。

圖片來源:pixabay)每次的復發都是不可逆的傷害一位病患曾說:「早知道就應該好好接受藥物治療,這幾年就不會這樣空白了!」一位家屬曾說:「是不是沒有早點給他治療,所以腦功能已經沒有辦法恢復了!」研究指出,疾病發病前3~5年是治療關鍵期,若能規則穩定接受治療,就能避免病患的腦功能受損,未來也比較不會造成疾病復發。

藥物該進入病患的腦中,然而近6成藥物不知去向精神治療的一則笑話:「某天護理人員尾隨病患繳費、領藥,赫然發現病患轉頭就把藥物丟棄在垃圾桶。

而病患在診間才對醫師說,我有好好吃藥。

」現代醫學已經驗證,思覺失調症是腦功能失調的生理疾病,所謂「心病心藥醫」,生理疾病需要正確的藥物治療。

根據國際的疾病治療準則,持續性治療對病患有幫助;研究也發現,停藥1年,77%病患會復發,停藥2年,90%病患會復發,數據怵目驚心。

然而經過統計,居然有高達6成藥物未被病患遵照醫囑服用。

既然藥物這麼好,為什麼病患不要?「我不要被藥物控制、藥物讓我變了一個人。

」根據研究,病患不吃藥主要有2個原因:藥物副作用和疾病污名化。

「疾病污名化」來自社會文化對異端的恐懼,以及媒體的推波助瀾。

而社會大眾對西藥的負面觀感,加上對於抗精神病藥物的既定印象,認定藥物一定會有副作用,也會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社交等。

事實上,這樣的印象,脫離了數十年來醫藥科技的發達,醫師的考量不再只是療效、副作用的平衡,似乎還看見了回應病患需求的曙光──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研究顯示,早期治療對病患的幫助,包括藥物反應較佳、不容易復發、較能達到症狀緩解,也比較能夠達到復元的階段;相對的,多次復發將導致藥物反應較差、容易多次復發、症狀不容易緩解,以及更困難達到復元的階段。

(圖片來源:pixabay)來自家屬的呼喚與治癒的期盼「給我最好的藥,自費也沒有關係。

」更佳的療效、更少的副作用,只是我們對藥物的基本要求。

在精神科過往的治療歷程,我們看見病患與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