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之後,科學家開始防堵另一種病毒來襲 | 尼帕病毒

尼帕病毒的死亡率高達75%,而且沒有疫苗可以預防。

在全世界都在焦慮於新冠病毒的肆虐之時,科學家們已開始費心費力預防尼帕病毒引發再一 ...新冠之後,科學家開始防堵另一種病毒來襲哈雷特‧康斯坦博(HarrietConstable)2021年1月20日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果蝠是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

2020年1月3日,泰國病毒專家蘇帕蓬‧哇卡拿魯薩蒂(SupapornWacharapluesadee)正在等待交付病毒採樣。

當時消息傳出,在中國武漢,某種呼吸道傳染病正在迅速傳播。

因中國農曆新年臨近,許多中國遊客前往鄰國泰國過節。

泰國政府為防患於未然,開始在機場對武漢來的旅客進行身體檢查,並挑選了一些科學實驗室(包括哇卡拿魯薩蒂的實驗室)來處理採樣,發現問題。

哇卡拿魯薩蒂在曼谷主管泰國紅十字會新興傳染病健康科學中心。

在過去的10年裏,她一直是名為「預則」(Predict)的一項流行病早期預警計劃的成員。

這項衛生計劃是在全球範圍盡快發現動物身上的病原體,然後阻止其傳播到人類。

她和她的團隊對許多動物進行了取樣。

但他們的主要關注點一直是蝙蝠,眾所周知,蝙蝠攜帶著許多種類的冠狀病毒。

她和她的團隊在短短幾天內就對來自武漢的傳染病有了認識,發現了中國境外首宗新冠病毒病例。

他們發現,新冠病毒不是起源自人體的一種新病毒,此外還發現新冠病毒與他們已經在蝙蝠身上發現的多種冠狀病毒最為接近。

得益於她們早期的發現,泰國政府能夠迅速採取行動隔離患者並向國民發出警告。

儘管泰國是一個人口接近7000萬的國家,但截至2021年1月3日,已記錄的新冠病人僅止於8955人,死亡65人。

下一個威脅來臨雖然全世界還在與新冠病毒苦戰,哇卡拿魯薩蒂已經開始留意另一種病毒可能引發的大爆發。

圖像來源,GettyImages圖像加註文字,2020年9月哇卡拿魯薩蒂和她的研究團隊討論找尋蝙蝠所帶病毒的計劃。

她和她的團隊曾發現中國之外首宗新冠病毒病例。

亞洲新發傳染病的數量很高。

因為亞洲熱帶地區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這也意味著亞洲熱帶地區也是大量病原體的家園,出現新型病毒的可能性也很大。

在這些地區,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人類與野生動物的頻繁接觸,也升高了新型病毒傳播的風險因素。

哇卡拿魯薩蒂和她的同事在他們的研究中對數千隻蝙蝠進行了抽樣,發現了許多新的病毒。

他們的發現大多是冠狀病毒,但也發現了可以傳染給人類的其他致命病原體。

其中就包括尼帕病毒。

果蝠是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

哇卡拿魯薩蒂說,「這是一個大問題,因為沒有治療方法……而且這種病毒導致的死亡率很高。

」尼帕病毒的死亡率從40%到75%不等,具體數字取決於疫情發生的地點。

並非只是她一個人有此憂慮。

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審查可能導致公共衛生緊急狀況的大量病原體,以決定如何優先安排其研發資金。

世衛重點關注的是那些對人類健康構成最大威脅的傳染病,以及有可能大流行和無疫苗預防的傳染病。

尼帕病毒就在世衛組織關注的前10名傳染病之中。

而且,由於亞洲已經發生了幾起尼帕病毒爆發疫情,很可能我們看到的並非是最後一次爆發。

尼帕病毒非常凶險有幾個原因。

首先是潛伏期很長,據報道,有一例潛伏期竟長達45天,這意味受感染的病人有足夠的機會將尼帕病毒傳播開來,而病人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

其次,尼帕病毒還可以感染多種動物,使得病毒傳播的可能性更大。

而且尼帕病毒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或食用受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感染尼帕病毒後病人可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疼痛和疲勞,也可能患上腦炎,致使腦部腫脹,甚至導致癲癇和死亡。

可以肯定地說,這是一種世衛組織力圖要防止傳播的可怕傳染病。

風險無處不在這天,柬埔寨西北部桑卡河畔的城市馬德望,晨光初現。

清晨5點,早晨街市開張,摩托車從購物者身邊呼嘯而過,在車後揚起一路灰塵。

堆滿貨物的手推車停在臨時搭建的攤位旁邊,上面蓋著五顏六色的布單,攤位上賣著各種形狀的水果。

當地人在攤位間進進出出,手提塑料袋裏裝滿了購買的東西。

戴著寬邊帽的老婦人蹲在堆滿售賣蔬菜的毯子上。<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