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的放射影像學檢查 | 腦瘤檢查

目前應用於腦瘤之影像學檢查有頭部X光素片、電腦斷層造影、磁振造影及血管攝影。

頭部X光素片(skull film): 頭部X光素片是一種簡單、古老、快速又便宜的檢查 ...台灣癌症防治網  關於我們簡介捐助章程董事及監察人名單工作成績感謝與願景聯絡徵信錄篩檢場次贊助捐款勸募公告財務查核報告醫療顧問出版刊物訂購刊物服務項目癌症新探衛教手冊歡迎投稿轉載申請其他繪畫藝廊攝影藝廊活動剪影資源分享相關連結搜尋健康新聞內容分類文獻導讀疑問醫答護理專欄衛教專欄醫療文獻癌症新知醫病討論臨床試驗癌症分類胃癌乳癌肺癌淋巴瘤子宮頸癌腎臟癌白血病肝癌口腔癌卵巢癌大腸癌食道癌攝護腺癌幹細胞移植膀胱癌胰臟癌甲狀腺癌頭頸癌骨髓瘤皮膚癌肉瘤鼻咽癌生殖細胞癌喉癌腦瘤的放射影像學檢查本文出自癌症新探二十三期台北榮總放射線部羅兆寶醫師/鄧木火主任2008九月17一般而言,腦瘤發生之機率並不高,每10萬人口約有4.5人有可能長腦瘤。

但腦瘤在大體解剖發現之機會為2%,而腦瘤約佔所有住院患者之1%。

腦瘤可分為原發性腦瘤及轉移性或次發性腦瘤,所謂原發性腦瘤,就是腦內組織如神經膠質及非神經膠質細胞所產生之腦瘤,約佔所有腦瘤之70%。

次發性或轉移性腦瘤是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藉由血液運行或其他路徑到達顱內或腦內所產生之腦瘤。

腦瘤可以以各種不同之神經學症狀如頭痛、視力障礙、肢體偏癱、抽痙等等症狀來表現。

但是這種異常之神經學症狀常與其他顱內病灶如血管疾病難與區分,為做進一步確認,通常必須做放射科影像檢查。

影像檢查之首要目的為確定患者是否有腦瘤,其次是描述腦瘤之大小、型態、與週邊腦組織之關係,及是否有腫塊效應等,並與其他顱內病變做鑑別診斷。

原發性腦瘤如上述可分為神經膠質瘤(glioma)及非神經膠質瘤(non-gliomatumor),神經膠質瘤約佔40-50%顱內腫瘤,非神經膠質瘤以腦膜瘤佔最多,約為15%。

轉移性腦瘤之特色為多發性,分佈於腦灰白質交接的地方。

大部分腦瘤均分佈於大腦,腦瘤依其侵犯性及病理觀察亦可分為惡性腦瘤,如多形神經膠母細胞瘤(glioblastomamultiforme)及良性腦瘤如腦膜瘤。

於影像檢查,惡性腦瘤通常具有下列特色,如腫瘤與週邊正常組織之界線不明,因生長快速常合併有病灶週邊血管性水腫及出現顯影劑不均勻之加強現象。

相反的,良性腦瘤的生長緩慢,其邊緣較清楚,顯影劑加強現象較均勻。

一般而言,每個腫瘤均有其好發之位置及好發年齡,如腦膜瘤好發於中、老年女性,沿著腦膜生長,神經管胚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好發於小孩,後顱窩、小腦正中部(vermis)等。

藉由臨床提供之正確資訊,腫瘤分佈位置及放射學影像型態,神經放射科醫師有時可提供治療前之正確診斷。

目前應用於腦瘤之影像學檢查有頭部X光素片、電腦斷層造影、磁振造影及血管攝影。

頭部X光素片(skullfilm):頭部X光素片是一種簡單、古老、快速又便宜的檢查工具。

經由X光素片,有時可偵測腦瘤內鈣化及腦瘤對於週遭顱骨之蝕骨及骨化現象。

但是大部分腦瘤會形成鈣化,且只有極少數之腦瘤會造成週遭頭骨之變化。

因此頭部X光素片雖是篩檢腦瘤之一項基本、簡單又快速之工具,但是價值非常有限,無法利用此項檢查來診斷及排除患者是否患有腦瘤。

腦部電腦斷層檢查(BrainCT):在BrainCT出現之前,因無法利用影像直接觀察腦部,腦瘤及其內部結構,因此治療前對於腦瘤及其與週邊腦組織之關係,瞭解有限,而無法給予患者做術前之完整評估。

BrainCT在臨床應用是影像學之革命性發展,藉由可直觀腫瘤及其內部結構,我們不只可借BrainCT診斷患者是否有腦腫瘤,由BrainCT所呈現之影像亦可知道腦瘤之大小,是否有鈣化、出血、腫瘤含血豐富程度,及其與週邊骨頭,神經血管之關係及腫瘤之腫塊效應等。

經由BrainCT所提供之影像訊息,對於腫瘤之治療前評估,治療時之導引,及治療後之追蹤皆能提供良好之參考資料,以利後續治療。

台灣於民國70年代初引進CT,早期CT速度慢,每個BrainCT約需花20-30分鐘執行,且影像素質較差,近年因科技發達及電腦發展快速,目前已有超快速CT之應用,每位患者施行BrainCT之時間約為5-10分鐘,影像素質亦大幅提高。

但是BrainCT亦有其先天之缺陷,首先是CT具有放射性,而且CT對於後顱窩病灶,因骨頭假影之因素,有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