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平等:嗑花!夾竹桃、牽牛花搖頭族玩命 | 自製迷幻藥

嗑花!夾竹桃、牽牛花搖頭族玩命嗑花!夾竹桃、牽牛花搖頭族玩命記者楊昌林/中縣報導最近流傳在校園的青少年次文化,是以花嗑藥,學生們以牽年花、黃花夾竹桃或曼陀羅的花替代迷幻藥,吸食後產生迷幻和輕飄飄的感覺,他們認為可以達到紓解壓力的效果,大家一一傳授,私下享用,但也承認會擔心傷害身體,青少年們還說:「我們會注意的。

」原產非洲的黃花夾竹桃比一般夾竹桃更毒,最近卻傳出有青少年摘取黃花蒸燻吸食產生迷幻作用,這是繼曼陀羅之後成為青少年搖頭丸的替代品,不過有國中生說:「黃花夾竹祧太遜了,現在流行的是牽牛花,因為容易找到,而且方便使用。

」記者在台中縣訪問到數位曾以花嗑藥的國高中學生,他們指出,曾有同學摘取黃花夾竹桃泡水漱口,結果產生迷幻作用,還有人用來解毒癮,學生說,他們把黃花浸在水裡,再以蒸燻方法吸食水氣,不久就會有精神亢奮的迷幻效果,令他們忘了考試和煩人的事,很快樂。

一名王姓國中生說,自製迷幻藥或搖頭丸,並非夾竹桃莫屬,像到處可見的牽牛花是最近的流行,他們同學間常把花摘下來,收集十幾朵,在手中用力揉搓一陣,再用鼻子吸食散發的氣味,就可以讓精神逐漸亢奮,最後不知不覺的搖起頭、跳起舞來。

台中港濱海遊憩區停車場栽種數欉黃花夾竹桃,黃花綻放,在陽光照耀相當亮麗,當地一位張姓住戶就發現經常有學生放學後結伴在摘花,他好奇打探,並告訴他們黃花夾竹桃的莖葉及花朵有毒。

未料對方竟回答說:「有毒才好」,令他大感訝異。

學生們不諱言是要「吸花」,可以達到迷幻藥的效果。

學生還說,網路上早就流行了,聽說台北的同學不少人都試過,對紓解壓力的確有效,不常吸食,對身體不會有不好的影響。

張姓居民表示,學生還聽說有人利用曼陀羅的樹枝及花朵製成搖頭丸,現在流行的「藥性」較輕的牽牛花。

對於學生嗑花,記者向學生就讀的學校查證,校方大為駭異,表示從未聽過,也沒有學生因此中毒或出現異狀,但對青少年次文化的流行,表示會設法了解,以溫和的方式阻止,也希望有關單位對有毒植物最好豎立警告標誌,以免有人誤食,也能提高年輕人的警覺心。

 【2002/12/17聯合晚報】「嗑花族」專找有毒植物「迷幻」  蘇郁凱/專題報導 中國時報 社會綜合 911218 就在警方不遺餘力掃蕩搖頭丸等新興毒品的同時,年輕的搖頭族又有「新玩法」:「嗑花」。

據悉,目前「嗑花族」最常使用「牽牛子」、「曼陀羅」與「仙人掌」等三種含有類似迷幻藥LSD成分的植物,由於隨手可得且可自行製作,因此取代了搖頭丸等毒品,成為「嗑花族」的最愛,檢警單位應加強注意。

 「牽牛子」就是隨處可見的牽牛花種子曬乾而成,含有類似迷幻藥LSD的成分。

嗑花族「小G」說,嗑花族將牽牛子、「蘑菇」當成迷幻劑使用,其實在國內存在已久;她甚至上網找尋文獻向記者證明,早在西元前一千五百年,美洲的阿茲特克人就喜歡在慶典中搭配巧克力或蜂蜜,服食牽牛子與蘑菇,改變自己的精神狀態。

 台北榮總毒物科主治醫師蔡維禎公開表示,一顆牽牛子含有○.○五%的植物鹼,大約為四.七微克,一般而言,若服食卅至五十微克以上,也就是七顆以上的牽牛子,就可能出現迷幻效果。

國外一醫學網站曾發表一個案例,一名廿四歲男子一次服食三百顆牽牛子,導致自律神經過度興奮,至使心跳、血壓出現異常變化,最後中毒猝死,這顯示國外早有民眾將牽牛子當成迷幻藥濫用。

 其實,弱勢關懷聯盟今年八月間就發現,有數名開著箱型車的男子在台中港防風林區與米粉寮大排等地,大肆割除當地的牽牛花,懷疑該些男子為販售牽牛子的毒販。

該聯盟也表示,曾在台中地區網咖看見有毒販在賣「牽牛子膠囊」。

 牽牛子並非完全有害無益的毒物,曬乾後可做中藥材,適當使用可以治療腹水。

然劑量過大會產生腹瀉、噁心、嘔吐,甚至會引起血尿,損傷神經系統。

 除牽牛子,「小G」說,目前有人將一種仙人掌頂端突出部分割下曬乾後磨粉,直接配開水服食,作用類似LSD。

據悉,這種仙人掌原生地為美國大峽谷,其中的仙人掌鹼(mescaline)就是造成迷幻的主要成分。

日前遭警方批露的曼陀羅也被嗑花族頻繁使用。

 小G透露,不只牽牛子被嗑花族當成迷幻劑,常作為香料使用的中藥材肉荳蔻也有迷幻作用,此外,「貓薄荷草」(Catnip)的葉片曬乾後,吸起來就有大麻的效果;也有嗑花族將黃花夾竹桃泡水當成迷幻劑使用,然由於黃花夾桃竹毒性較強,稍微服食過量就會致死,一般嗑花族不敢輕易嘗試。

 目前全台至少有七百四十八種有毒植物,台北市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