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親吻孩子有可能會致癌 | eb病毒紅疹

EB病毒跟水痘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都是同一家族的,它的本名是「第四型人類皰 ... 有的小孩在使用某些抗生素治療後皮膚出現紅疹(Ampicillin Rash),抽血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說明。

我知道了0%首頁專欄醫師專欄小心!親吻孩子有可能會致癌作者:小白醫師-Dr.王聖儒|發表日期:2018-08-22收藏關鍵字:親吻病、EB病毒、水痘病毒、單純皰疹病毒、癌症不少爸媽已經知道親吻有可能導致孩子感染疾病,但現在還有一種病毒,叫做「EB病毒」,不小心感染後,有可能會導致癌症,提醒家長雖然寶寶很可愛,但仍應避免過度親吻孩子、共用餐具,引起不必要的疾病。

 案例一8歲的阿華已經喉嚨痛、反覆發燒6天,診所說是扁桃腺炎也吃了3天的抗生素,但是不但沒退燒反而身上出現紅疹。

小白醫師驗血後發現肝指數升高、血小板偏低和非典型淋巴球增加,最後診斷是『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

 案例二12歲的阿輝原本興高采烈的跟著同學去畢業旅行,結果出發第一天就開始頭痛、發燒,硬撐了三天,直到老師發現他開始胡言亂語,說自己是蟻人,每個人都變得好巨大,趕緊送到急診。

經過一連串的檢查,診斷是『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

 案例三17歲的阿成已經反覆高燒一個月,看過兩家醫院都只說是病毒感染,因為越燒越高而掛急診。

小白醫師發現病情不單純,以不明熱收住院檢查後發現是EB病毒引起罕見的自然殺手細胞血癌。

 這三個看似不相關的診斷,卻都源自同一個EB病毒的感染,到底EB病毒是一個甚麼「咖」呢? EB病毒跟水痘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都是同一家族的,它的本名是「第四型人類皰疹病毒」。

在1964年,由Epstein和Barr兩位醫師在非洲淋巴瘤病童的身上發現,所以後來就叫Epstein-Barr病毒(簡稱EB病毒),是第一種被發現與癌症有關的病毒。

 EB病毒依靠人與人之間的體液傳染,所以凡是親吻、共用餐具或盥洗用品、輸血及共用針頭等等都能夠傳染,其中歐美以青少年接吻最常見,這就是EB病毒引起的「感染性單核球增生症」又被稱作「接吻病」的原因。

人體一旦受到感染以後,這種病毒就會終生潛伏在鼻咽的部位,可說是十分普遍的病毒。

也已有許多研究證實,EB病毒與鼻咽癌、淋巴癌有關。

 研究發現台灣和大陸感染的年齡層比歐美國家與日本早,80%在5歲以前就已經感染過了,這可能跟我們在家中少用公筷的習慣及父母經口餵養幼兒的方式有關。

在青春期情竇初開時因為熱吻而感染EB病毒的約只有10%。

 親親會生病的「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EB病毒感染後可以潛伏4-6個禮拜,之後會出現發燒,通常持續5-7天,有時候會長達兩個禮拜,扁桃腺出現化膿,有時與細菌感染不易區分,頸部淋巴腺腫大,腹部則有肝脾腫大,其他的症狀還有眼皮浮腫倦怠、頭痛、肌肉痠痛、食慾不振等。

有的小孩在使用某些抗生素治療後皮膚出現紅疹(AmpicillinRash),抽血檢查顯示白血球中的單核球增多,故名「傳染性單核球增多症」。

 「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會產生錯覺,但不會有幻覺EB病毒感染後,要注意有無產生腦炎、腦膜炎等併發症,其中有一種少見、但很有名的「愛麗絲夢遊仙境症候群」,即是病毒影響腦部,造成了「視錯覺」,看到的物體會扭曲變形,周遭的東西可能都變成巨人國或小人國,發病的小孩會胡言亂語,就像愛麗絲夢遊仙境裏的小女孩一樣,彷彿闖進了異想世界,家長甚至會懷疑小孩是否是「中邪」。

 EB病毒與癌症感染EB病毒過後,病毒會潛伏在鼻咽部的上皮,或是經由B淋巴球潛伏在淋巴組織中,加上許多的環境因子如飲食或本身基因的缺陷,引起癌症。

最為人熟知的包括:鼻咽癌、Burkitt淋巴瘤、胃癌、淋巴增生相關的腫瘤。

當然大家不需要恐慌,因為即使發生率最高的鼻咽癌也只有10萬分之8,但是95%以上的成年人都感染過EB病毒。

所以「感染EB病毒≠鼻咽癌」! EB病毒與脾臟破裂感染EB病毒後,我們通常會跟病人說接下來的一個月要避免會碰撞腹部的激烈運動,如仰臥起坐、打籃球、踢足球或抬重物與重訓,因為EB病毒感染後會造成脾臟腫大,碰撞後可能會造成破裂而內出血。

 目前治療上並無特效藥,以症狀治療為主,如果有出現呼吸窘迫或其他併發症,則會考慮以類固醇治療。

  很多家長在知道小朋友感染EB病毒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