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語: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縮寫為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

2002年,該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順德首發,並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此條目介紹的是嚴重性呼吸道傳染病。

關於引發這種疾病的病毒,請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

關於這種疾病引發的疫情,請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疫情」。

關於飲料的一種,請見「沙士(飲品)」。

  「SARS」重新導向至此。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SARS(消歧義)」。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非典型肺炎或SaaS。

維基百科中的醫療相關內容僅供參考,詳見醫學聲明。

如需醫療服務或可靠意見,請諮詢專業人士。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病毒顆粒的電子顯微鏡攝影圖。

盛行率已絕跡分類和外部資源醫學專科感染科ICD-10U04.9ICD-9-CM079.82DiseasesDB32835MedlinePlus007192eMedicine237755PatientUK(英語:PatientUK)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Orphanet140896[編輯此條目的維基數據]各地標準譯名中國大陸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徵[註1]臺灣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港澳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ARS」的各地常用別名中國大陸非典[註2]臺灣薩斯[註3]、煞港澳沙士馬新沙斯、薩斯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英語: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縮寫為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一種。

2002年,該病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東順德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稱為SARS事件。

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由世界衛生組織的義大利醫生卡爾婁·武爾班尼發現。

他在越南研究該病毒時受到感染,其後於2003年3月在泰國不治殉職。

研究指出,該病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引起的,傳播途徑包括由已被感染者所咳出的飛沫傳染,而整個傳染過程主要透過人與人近距離的接觸。

[2]此病平均導致7%至15%的患者死亡。

世界衛生組織警告,該病死亡率在未來有可能達到15%。

不同年齡段中,24歲和以下人群死亡率為1%,25到44歲死亡率為6%,45到64歲死亡率15%,65歲以上的死亡率則為55%。

[3]目錄1稱呼2病源2.1病毒概論2.2病毒發現2.3天然宿主2.3.1尋找過程2.4陰謀論3徵狀與治療4後遺症5流行概況5.1疫情爆發5.2傳播至香港及擴散5.3其它6病人及死亡人數7註釋8參考文獻9外部連結10相關稱呼[編輯]「SARS」一詞在亞洲各地有不同習慣稱呼。

大陸慣稱為「非典型肺炎」,並簡稱「非典」,但兩者並非同義詞,SARS為非典型肺炎的一種。

香港習慣把「SARS」依香港粵語譯為「沙士」,或直接用英文「SARS」。

台灣亦慣用英語SARS。

馬來西亞華文媒體稱為SARS。

新加坡媒體一度使用「薩斯」,4月17日,新加坡中文傳媒統一譯名委員會統稱為「沙斯」。

病源[編輯]病毒概論[編輯]主條目: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是由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相關冠狀病毒(英語: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relatedcoronavirus)導致的。

該病毒簡稱SARS冠狀病毒(SARS-CoV)或SARS相關冠狀病毒(SARSr-CoV),屬於冠狀病毒科乙型冠狀病毒屬。

病毒發現[編輯]2003年2月7日開始,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學首席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洪濤開始進行對非典型肺炎病毒的研究,於電子顯微鏡下發現病人肺部存在衣原體,從而初步認定其為致病原因,2月18日下午向社會公布了自己的研究成果[4]。

該研究成果獲得中國政府官方認可,2月18日當晚權威媒體發布「引起廣東部分地區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基本確定為衣原體。

」的新聞[5]。

但由於抗衣原體藥物完全無效,身在一線的廣東醫療界人士並不認可該結論,廣州醫學院的鍾南山院士在緊急會議上表示認定病原為衣原體科學依據不足,不能以此為根據制定治療方案[5]。

2月底,軍事醫學科學院微生物傳染病研究所祝慶余、秦鄂德兩位研究員一例屍解標本中分離辨認出冠狀病毒,但因為僅限於形態學上的證明,結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