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生活對策/ 37℃是發燒嗎?耳溫、額溫有什麼不同?一次看 ... | 新冠肺炎發燒幾度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各大公共場所都有設置「體溫檢測站」,若是有出現發燒情形就 ... 如果問人,幾度以上的體溫算發燒,很多人一定會回答「38℃」。

Skiptocontent由於本土確診個案的出現,目前各地也都有匡列多位相關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同時也呼籲各位民眾若有跟確診者活動足跡重覆的話,就建議進行自主健康管理,觀察自己是否有出現發燒、喉嚨痛、味覺喪失等身體不適。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各大公共場所都有設置「體溫檢測站」,若是有出現發燒情形就一律無法進入。

不過,雖然很多人知道38℃代表發燒,卻不知道其實測量不同地方的體溫,會得到不同的結果,甚至還會差異很大;再加上新冠肺炎的症狀不明顯,很可能成為防疫的漏洞。

但其實只要了解3個關於量測體溫的小知識,就可以正確觀察自己現在的身體狀況。

發燒代表身體免疫系統在啟動!雖然聽到「發燒」,下意識會緊張「是不是感染了病毒」,但其實適度發燒、提高體溫,也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用大量退燒藥來壓抑發燒,反而會增加敗血症或是感染的死亡率,所以發燒算是一種保護性的本能反應。

但發燒的時候需要很多能量,所以會消耗氧氣、製造二氧化碳、增加心臟負擔,所以對於本來就有慢性病、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來說,負擔會特別重,要特別注意身體症狀的變化,即使體溫沒有特別高,但出現暈眩、喘不過氣等症狀,還是要趕快送醫。

一、這5個地方量體溫,結果都會不一樣!如果問人,幾度以上的體溫算發燒,很多人一定會回答「38℃」。

但這個答案可以說「對又不對」,因為38℃指的是身體內部的中心溫度,像是直腸內、耳道內等溫度,而不是體表溫度,所以測量的工具、身體的部位不同,得到的結果就會不一樣。

根據國民健康署資料,發燒的「定義」雖然是身體內部的中心體溫≥38℃,但介於37.5℃與38℃之間的體溫,也可能是「低度發燒」,所以除了看絕對數字之外,也必須參考平常的體溫、加上與其他症狀來判斷是不是發燒。

有5種量體溫的方式,超過這個溫度就可能是發燒!肛溫:38℃耳溫:38℃額溫:37.5℃(準確度較差)口溫:37.5℃腋溫:37℃平常常用的量體溫方式有5種,其中以肛溫最接近身體內部真正的溫度,而耳溫與肛溫的相關性很高,所以可以用38℃作為判斷標準。

而常用的額溫、口溫、腋溫,雖然有些機器已經有紅外線測溫,但還是容易受到皮膚黏膜血管收縮等因素的影響而偏低,通常額溫、口溫會比肛溫、耳溫低0.5℃;腋溫平均比肛溫低0.8~1℃,所以在測量的時候,要記得必須扣掉這些誤差值。

二、量體溫的時候要「等一下」,減少誤差值不過現在耳溫槍大缺貨,不少人都只能買到額溫槍、或是腋溫計,而這些器材在使用時,誤差值比較高,加上身體的體表溫度會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所以建議在量體溫之前,要注意這幾個地方。

喝熱水、運動、泡三溫暖、長時間曬太陽、穿太多衣服都會增加體溫,建議在量體溫之前,靜坐休息15~30分鐘,會更準確。

使用電子體溫計,需要定期校正,避免誤差。

在使用電子體溫計測量腋溫的時候,要夾緊溫度計,至少要等待1分鐘的時間,測得的溫度才會比較準確。

三、每天記錄自己的體溫,才能抓出「異常」上述有提到,其實每個人的核心溫度不一樣,有些人可能體溫本來就偏低、只有35~36℃,所以只要37℃,其實就可能是低度發燒的狀態;有些人平常體溫就比較高,達到37℃,所以應該要到38℃才算是發燒。

所以量體溫的時候,最好可以早晚測量、並記錄自己的體溫,才能看出自己的體溫是不是有異常的變化、突然增加或是降低。

文、圖/盧映慈、彭幸茹延伸閱讀防疫生活對策專區COVID-19/日常生活可分為9大感染風險等級!避免群聚是關鍵疫情即時/曾跟確診者足跡重疊,要去哪裡篩檢?164家指定採檢醫院看這裡!Heho熱門文章1.2021年流感疫苗懶人包/自費、公費差在哪?該去哪家診所施打?2021-10-012.整理包/打疫苗前後一定要注意的7件事!打疫苗前該吃什麼、普拿疼該什麼時候吃?2021-07-183.整理包/新冠肺炎症狀已改變!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Delta變異株更像重感冒2021-09-114.整理包/我適合打BNT疫苗嗎?BNT心血管副作用較高?副作用、保護力一次看2021-08-285.整理包/頭痛?發燒?AZ、莫德納、BNT、國產疫苗副作用大解析2021-07-20影音健康【Heho微動畫】臉部痘痘位置代表什麼?對應的器官一次看懂!2021-01-22【Heho微動畫】盤點8種腳部不舒服可能的身體徵兆!2021-03-05【影音】矯正駝背超簡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