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豆蔻@ 李璧如醫師的食養筆記~建中堂中醫診所~ :: 隨意窩 ... | 肉豆蔻中毒

有麻醉、致幻作用。

過量使用而中毒時,輕 ...李璧如醫師的食養筆記~建中堂中醫診所~《千金要方.食治》提及,為醫者,當先洞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癒,然後命藥。

又說,能用食平疴,釋性遣疾者,方為「良工」。

本人忝為第一線的基層醫者,樂見食餌養生之法廣傳,謹在此分享我對食養之道的一些心得與體會。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904171916肉豆蔻?藥草教室                                                       肉豆蔻Myristicafragrans                                                                  李璧如/建中堂中醫診所醫師                      印度人稱肉豆蔻為「令人心醉的果子」,                                  認為能減輕「心靈和感官的苦難」;                                此種令人歡愉、迷醉的特質,不愧為「催情」特效藥。

   肉豆蔻,辛溫,氣芳香強烈,味辣微苦,為常綠高大喬木的成熟種仁,主產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地區,尤以摩鹿加與格拉那達為盛產地,我國兩廣、雲南等地亦有栽培。

此樹高達三、四丈,葉橢圓形,全緣光澤。

夏日腋間開黃綠色單性花,雌雄異株,在正常的栽種方式下,雄株與雌株比例為1:10~12,此即所謂的「一夫多妻」樹。

栽種八、九年到十四年後,才會開花結果,此時始有交配能力,結出約百顆果子,到了三十歲,年產三、四千顆,能連續採收七十年至百年不等。

 辛辣怡人,一顆豆蔻頂呱呱果實黃色卵圓形,成熟時左右自裂兩片,內含卵圓形種子,此即肉豆蔻(中藥又稱玉果、肉果);外被紅色不規則花邊的「子衣」(假種皮),即肉豆蔻皮(中藥稱玉花果)。

分別曬乾,也皆能蒸餾煉取精油。

惟後者產量較少(百顆肉豆蔻僅能製出75克的肉豆蔻皮,故價格較貴。

兩種精油雖很類似,顏色淡黃,易流動,肉豆蔻精油具香料味,辛辣怡人;肉豆蔻皮精油香料味更濃郁。

久置皆呈深咖啡色,味似松節油,帶著酸味,即非佳品。

兩種精油皆含肉桂油醚,有麻醉、致幻作用。

過量使用而中毒時,輕者出現幻覺、噁心眩暈、抽筋;重者則譫妄昏迷、瞳孔放大、呼吸變慢、反射消失,甚至死亡。

口服7.5克生肉豆蔻粉,即可能出現中毒症狀。

不過,至少要吃整整兩顆以上的肉豆蔻(每顆約二克重),才有可能出現幻覺,因此使用劑量的掌握非常重要,曾有「一顆肉豆蔻頂呱呱,再來一顆差一點,三顆入肚要人命」的記載。

中醫使用肉豆蔻,由於畏其毒性,內服皆經炮製,取細黃土與之拌炒,然後篩淨黃土,再麵糊包裹或麩炒致外表呈老黃色,煨後揮發油減少20%,氣辛香濃厚,味甘,實腸止瀉效果增強。

  暖胃固腸,一路豆蔻香噴噴三國時代《名醫別錄》始載肉豆蔻,謂「主溫中,去腹痛、臭氣」,後歷代增補多項效用,至《本草綱目》,則總概括其作用機制為「暖脾胃、固大腸」,《本草經讀》則補充「能治精冷」,《本草求原》再增「治腎泄,上盛下虛,諸逆上沖,元陽上浮而頭痛」。

故總結肉豆蔻具溫中、下氣、消食、固腸等諸功效。

西方則至六世紀初,由埃及轉運到世界各地,直到十二世紀,十字軍東征始傳入歐洲。

相傳1191年,羅馬皇帝亨利六世即位,全城街道即鋪滿肉豆蔻及其他香料,當時肉豆蔻主要用來製造消毒和殺蟲的芳香劑;直到十六世紀,葡萄牙人開始從事肉豆蔻貿易,才逐漸用在烹調上。

 歡愉迷醉,一滴豆蔻情幽幽肉豆蔻少量使用,能促胃液分泌及腸胃蠕動,而有開胃開鬱、促進食欲、消脹止痛止痙攣、咳嗽,療陽萎早泄的功效。

由於其性溫,對塞性體質及寒帶居民尤其適用。

印度人更稱其為「令人心醉的果子」,能減輕「心靈和感官的苦難」,此種令人歡愉、迷醉的特質,不愧為「催情」特效藥。

不過,肉豆蔻精油對皮膚刺激性強,易引致紅腫過敏,僅可少量、稀釋使用;一定劑量的肉豆蔻能通經墮胎,因此孕婦忌用;熱性體質亦忌用。

         用於烹調時,肉豆蔻可用剉菜板磨碎或以特製研磨機研磨,豆蔻皮則可細切或用研缽搗碎。

由於香氣極易消散,使用前再研磨較適當。

兩者皆是絞肉料理常用調味作料,如肉丸、漢堡肉。

肉豆蔻也可加入香腸、義大利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