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動障礙:抽動障礙是一組兒童期發病原因未明的運動障礙,以 ... | 慢性抽動障礙

慢性抽動性障礙抽動障礙抽動障礙是一組兒童期發病原因未明的運動障礙,以反覆、迅速、無目的、不自主的單一或多部位肌群收縮為特徵。

又稱習慣性痙攣,系一種突然發生的、快速的、常重複或交替出現的,且僅限於一組肌群的不隨意運動。

基本信息中文名:抽動障礙臨床表現:頻繁性驚醒腹壁不自主軸動就診科室:精神病科發病部位:頭部概述抽動障礙是一種主要發病於兒童期。

原因不明。

表現為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突發、反覆快速、不自主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的肌肉運動抽動和發聲抽動臨床表現為各式各樣的動作或運動通常頭面部是首發部位出現的抽動動作可見皺眉、眨眼撅嘴、擺頭點頭轉頸、聳肩、甩手、跺腳、踢腿等等。

由於發聲器官和膈肌的運動抽動而發出清喉聲咳嗽聲雞鳴聲、打嗝聲等根據動作的構成和持續的時間可分為短暫性抽動障礙、慢性運動抽動或發聲抽動障礙及Tourette綜合徵,該病可伴有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學習困難強迫性動作和思維或其他行為障礙。

依照臨床症狀往往由輕到重,由簡單抽動到複雜多樣,並且發作頻度增加,間隔縮短症狀發生部位多數有由上到下由“中心”到周圍的規律。

不同的臨床症狀常交替出現半數患兒開始發作時為單個簡單抽動少年時期幾種抽動有可能同時存在對患兒的身心健康影響較大。

ICD-10精神發育行為障礙分類及我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CCMD-2-R)將抽動障礙分為①一過性抽動障礙(transientticdisorder)。

②慢性運動性抽動或發聲抽動(chronicmotororvocaldisorder)③發聲與多種運動聯合抽動障礙(delaTourette’ssyndrome)。

④其他抽動障礙。

⑤抽動障礙未特定。

一般認為①、②、③種類型存在連續性,一過性抽動病程持續發展為慢性運動抽動或發聲抽動。

流行病學抽動障礙可發生於各種民族和各種社會階層男性多於婦女性,成人中男女之比3~4∶1兒童中為9∶1有人報導在兒童的患病率是成人的5~12倍兒童時期最常見為短暫性抽動障礙,又稱抽動症或習慣性痙攣患病率約為1%~7%男多於女,發作的平均年齡5~7歲,大多在14歲以前發作一般在2l歲以前發病。

國外文獻報導Tourette綜合徵(即抽動-穢語綜合徵)患病率為0.1%~0.5%近年來國內報導病例逐有增多,但流行病學調查資料較少。

高慶雲(1984)調查8~12歲兒童17727名,查見抽動-穢語綜合徵43名患病率為2.42‰城市高於農村,並發現環境污染區與非污染區有明顯差異。

病因由於抽動的臨床症狀在緊張不安時加重,情緒放鬆時減輕,睡眠時消失,故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被看成是本症的病因但真正的病因尚不十分明確。

多與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社會心理因素有關。

有研究提示Tourette綜合徵屬於器質性疾病60年代中期藥物治療在Tourette綜合徵取得顯著效果後,生物學因素才被重視。

近20年的研究比較受到關注的是本症患兒明顯的性別差異和高外顯率。

神經電生理方面EEG異常者能達到12.50%~66%但其表現為非特異性,誘發電位中亦無有意義的改變。

神經解剖方面有研究認為可能主要是基底節通路功能失調或腦的其他部位與基底節連線出現損害或一處、幾處生化迴路異常所致。

在神經肽和免疫方面有報導血中α2-球蛋白抗體水平與抽動障礙的臨床嚴重性相關。

另外患兒圍產期併發症、低體重兒都較對照組明顯高同時研究尚發現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自身免疫反應可能導致Tourette綜合徵。

發病機制1.遺傳因素經過研究證實遺傳因素與Tourette綜合徵發病有關但遺傳方式不清通過家系調查發現10%~60%的抽動抽動障礙障礙患者存在陽性家族史單卵雙生的同病一致率為75%~90%,雙卵雙生的同病一致率為8%~23%。

家系調查還發現,在各種抽動障礙的親屬當中,強迫症、多動症患病率明顯增高另有研究認為Tourette綜合徵與強迫症是基因的不同表現形式。

2.神經生化因素多巴胺假說認為Tourette綜合徵與多巴胺過度釋放或觸突後多巴胺D2受體的超敏有關。

採用氟哌啶醇、匹莫齊特(哌迷清)等多巴胺受體拮抗劑可以減輕抽動症狀內源性阿片與抽動障礙強迫障礙均有關,有證據顯示阿片受體拮抗劑納曲酮能夠減輕Tourette綜合徵的抽動和注意缺陷症狀。

5-HT假說依據是Tourette綜合徵患者色氨酸羥化酶活性低下而5-HT再攝取抑制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