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好快怎麼辦?談【自律神經失調】與【二尖瓣脫垂】 | 自律神經失調心跳快

在長期精神壓力或生活作息異常下,自律神經會失去平衡,其症狀表現非常多樣化好像恐慌症發作,有的會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是出現乾眼症、大腸急躁、常有頻尿感,也有 ...腎臟˙觀測站【刀光劍影非我長,望聞問切我在行】這裡有護腎、洗腎、醫學等知識,希望大家都能更健康;這裡還有知性、親子互動文章。

本台所提供之醫藥資訊不能取代醫師之親自診治喔。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612291713心跳好快怎麼辦?談【自律神經失調】與【二尖瓣脫垂】?診邊細語突然間心悸,要如何做,才能讓心跳馬上恢復正常心跳 「心悸」,應該先找出原因,有人是【二尖瓣膜脫垂】導致心跳加速,也有是【心律不整】引起的,這兩者病理完全不同。

還有像是甲狀腺亢進 、貧血或是恐慌症等也要列入考慮。

總之先去看心臟內科區分出來囉!一般人休息時,心臟每分鐘規律跳動60~100次。

在自然狀態下我們是感覺不到心跳的,當感覺到自己心跳,不管是跳得太快、太慢,或不規則亂跳時,都稱為心悸,臨床上稱為「心律不整」。

引起【心律不整】的原因包羅萬象。

從心臟本身病變,例如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炎、心臟瓣膜異常、先天性心臟病、心臟傳導系統異常等;到身體其他問題,比如甲狀腺機能異常、低血糖、呼吸器官疾病等問題;還有服用支氣管擴張劑、安非他命、治療心臟病的毛地黃等藥物都可能引起心律不整。

心跳得太快:涵括陣發性心室上心率過速(PSVT)、心室心率過速(VT)、心房顫動、心房纖維顫動等形式。

許多人在心悸發作時趕去醫院求救,等掛了號,見到醫生,心跳又正常了。

想要獲得正確診斷,病人需要自己做些記錄幫助醫生揪出病因。

心律不整時,輕則忍忍就過去了,如果是PSVT則可自我按壓ㄧ邊(不可兩邊)頸動脈每次五秒(壓…放…壓…放…),重則掛急診吧。

24小時心電圖(Holtermonitor):這種攜帶式心電圖記錄器,除了記錄心律不整的功能外,現在更有心率變異的分析,有助於評估猝死的風險。

有人因為經常胸痛、心跳快到每分鐘超過150次而掛急診,檢查後發現原來她的心臟比常人多了一條傳導電路,才會導致心律不整,經過心導管電燒灼術治療後,擺脫了糾纏多年的心悸困擾。

對於最嚴重、最可能致命的心室心搏過速(VT)、心室顫動型(VF)等心律不整,可以用植入型心室去顫器保命。

一旦發作時,去顫器會立刻感應,並在數秒鐘內自動電擊終止心室顫動,使心跳恢復正常速度和規律,防止病人猝死。

有些心律不整是不用治療的。

只需要維持規律生活作息,放輕鬆少生氣、妥善調適情緒和壓力,避免情緒緊張、焦慮、菸、酒、咖啡、可樂、茶等刺激交感神經興奮的來源,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狀。

~~~~~~~~~~~~~~~~~~~~~~~~~~~ 另一種心悸,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會突然出現心跳加速、胸部緊悶、伴隨頭昏眼花。

有一部分與【二尖瓣膜脫垂】有關,又以年輕女性常見。

也有人常常突然喘氣,感覺吸不到氣又叫【過度換氣症候群】,發作時自己拿塑膠袋套住口鼻呼吸,緩慢呼吸,大部分就能夠緩解下來。

自律神經分兩種,一是交感神經,另一種則是副交感神經。

前者使心跳加速、血壓上升、皮膚發汗增加、瞳孔放大、胃腸蠕動減緩。

後者則相反,它使心跳變慢、血壓下降、瞳孔縮小、胃腸蠕動加快。

在長期精神壓力或生活作息異常下,自律神經會失去平衡,其症狀表現非常多樣化好像恐慌症發作,有的會是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是出現乾眼症、大腸急躁、常有頻尿感,也有肩頸僵硬及失眠症狀,同時體力大不如前,很容易覺得疲倦、無力、酸痛。

之後慢慢合併出現多種症狀,此外,還有耳鼻喉科常見的耳鳴、吞口水時有異物卡在喉嚨的感覺;內分泌科的甲狀腺機能亢進也很常見的手抖、冒汗等症狀;神經科常見的頭暈、手腳發麻、頭皮發麻等狀況,如經檢查評估確定沒有相關疾病,也要懷疑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需要尋求身心科(精神科)協助。

過去最常用檢查自律神經的方法是心率變異數檢查法。

此法乃是以五分鐘心跳時間的變動轉換為頻率,藉此觀察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活性。

目前發展出的「即時心率變異自律神經檢查」,則可進一步觀察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同步進行的程度,並且可以作為生理迴饋訓練的儀器。

可以早期發現自律神經失調情形,而且可以協助找出適合個人調整自律神經的方法,使病患快速調整自律神經失調的現象並提高抗壓的能力。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