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腫瘤 | 膽囊腫瘤分類

概括地說,膽囊良性腫瘤病因尚不清楚,膽囊息肉在病理上屬乳頭狀腺瘤,又可分為膽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兩種類型。

前者系由於膽囊壓力過高或膽固醇代謝異常,​ ...膽囊腫瘤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腫瘤>>膽囊腫瘤膽囊腫瘤(tumorofgallblader)中良性腫瘤不常見,膽囊癌約佔膽道腫瘤的2/3。

臨床上初起時主要表現為膽囊炎和膽石症的表現。

後期出現黃疸、發熱、右上腹腫塊和腹水。

當病人年邁又表現類似膽囊炎的症状時,應考慮膽囊癌的可能。

B超及X線檢查有助於診斷。

目錄1膽囊腫瘤的病因2膽囊腫瘤的症状3膽囊腫瘤的診斷3.1膽囊腫瘤的檢查化驗3.2膽囊腫瘤的鑒別診斷4膽囊腫瘤的併發症5膽囊腫瘤的中醫治療6膽囊腫瘤的西醫治療7膽囊腫瘤的護理8膽囊腫瘤吃什麼好?9參看膽囊腫瘤的病因一、病因:概括地說,膽囊良性腫瘤病因尚不清楚,膽囊息肉在病理上屬乳頭狀腺瘤,又可分為膽固醇息肉和炎性息肉兩種類型。

前者系由於膽囊壓力過高或膽固醇代謝異常,導致膽固醇顆粒沉澱於黏膜上皮細胞的基底層,組織細胞過度膨脹造成;亦有學者認為是由於黏膜上的巨噬細胞吞食膽固醇結晶後聚積而成;後者則由於炎症刺激造成組織間質的腺性上皮增生,並由大量的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為主的炎性細胞浸潤形成。

膽囊腺肌瘤屬於膽囊增生性病變之一,是由於膽囊黏膜增生肥厚。

羅-阿竇數目增多並擴大成囊狀,穿至肌層深部,竇與膽囊腔之間有管道相通,形成假性憩室。

二、發病機制:不同病變的病理學特點簡要歸納如下。

1.膽囊良性腫瘤(1)腺瘤:腺瘤是來自於膽囊黏膜上皮的良性腫瘤,約佔膽囊良性病變的23%(表3),約佔同期膽囊切除病例的1%,女性比較多見。

小兒偶見報導。

部分病例同時伴有膽囊結石。

膽囊腺瘤大多數為單發,少數多發;可發生在膽囊的任何部位;褐色至紅色;平均直徑(5.5±3.1)mm(1~25mm),大多數腺瘤小於10mm。

膽囊腫瘤的症状一、症状體征:膽囊腫瘤病人多無特殊的臨床表現。

最常見的症状為右上腹疼痛或不適,一般症状不重,可耐受。

如果病變位於膽囊頸部,可影響膽囊的排空,常於餐後發生右上腹的疼痛或絞痛,尤其在脂餐後。

其他症状包括消化不良,偶有噁心、嘔吐等,均缺乏特異性。

部分病人可無症状,在健康檢查或人群普查時才被發現。

患者多無明顯體征,部分病人可以有右上腹深壓痛。

如果存在膽囊管梗阻時,可捫及腫大的膽囊。

由於膽囊良性腫瘤缺乏特異的臨床症状和體征,根據臨床表現很難作出正確的診斷,影像學是主要的診斷方法。

二、檢查:可行腫瘤標誌物檢查和膽汁檢查。

三、診斷:根據臨床表現和相關檢查,不難得出診斷。

膽囊腫瘤的診斷膽囊腫瘤的檢查化驗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1.超聲檢查B超為診斷膽囊息肉樣病變的首選方法,具有無創、簡便、經濟和病變檢出率高和易普及等優點。

膽囊息肉樣病變的共同特點是向膽囊腔內隆起的回聲光團,與膽囊壁相連,不伴有聲影,不隨體位改變而移動。

膽固醇息肉常為多發,息肉樣,有蒂,常小於10mm,蒂長者可在膽囊內擺動,高輝度不均一的回聲光團,無聲影,不隨體位變動而移位。

炎性息肉呈結節狀或乳頭狀,多無蒂,直徑常小於10mm,最大可達30mm,有蒂或無蒂,呈低輝度回聲、無聲影。

腺肌瘤樣增生B超下可見突入肥厚膽囊壁內的小圓形囊泡影像和散在的回聲光點。

超聲檢查的誤診率或漏診率受膽囊內結石的影響,往往是發現了結石,遺漏了病變。

也有因病變太小而未被發現者。

超聲內鏡檢查(EUS)可清楚地顯示出膽囊壁的3層結構,從內向外顯示,回聲稍高的黏膜和黏膜下層,低回聲的肌纖維層和高回聲的漿膜下層和漿膜層。

在膽固醇息肉、腺瘤及膽囊癌的鑒別診斷方面有重要作用,對於B超難以確診的病例,用EUS檢查有效。

膽固醇息肉為高回聲光點組成的聚集像或多粒子狀結構,膽囊壁3層結構清楚。

膽囊癌為乳頭狀明顯低回聲團塊,膽囊壁的層次破壞或消失,並可了解腫瘤浸潤的深度。

此法對膽囊壁息肉樣病變的顯像效果明顯優於普通B超檢查,但對於膽囊底部病變的檢查效果較差。

2.X線膽囊造影包括口服膽囊造影、靜脈膽道造影及內鏡逆行性膽道造影等,是一項有用的診斷方法。

影像特點主要為大小不等充盈缺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