篩檢方法 | c肝篩檢方法

篩檢方法. 一、篩檢工具與指標. (一)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病毒抗體.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主因。

抗原可說是體外病原體入侵後所產生,而抗體則是人體 ...肝癌回上層選單                                    篩檢方法smalldefaultbig分享:首頁>疾病專區>疾病預防館>肝癌>篩檢方法撰寫人員:王鐳鴒|審稿人員:陳立昇博士|審查醫師:李宜家醫師2014/11/30篩檢方法一、篩檢工具與指標  (一)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病毒抗體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主因。

抗原可說是體外病原體入侵後所產生,而抗體則是人體抵禦抗原所產生之免疫現象。

B型肝炎病毒抗原有三種,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其相對抗體有表面抗體(anti-HBs)、核心抗體(anti-HBc)、及e抗體(anti-HBe)。

表面抗原陽性者表示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經成為慢性病毒性肝炎者,表面抗體陽性者即表示曾受過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施打疫苗產生免疫力。

e抗原通常作為病毒性肝炎狀態之指標,其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炎之危險性較高。

C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表示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

 (二)肝功能指數肝功能檢查包括AST(又稱為GOT)及ALT(又稱為GPT)。

AST及ALT一般正常狀況儲存於肝細胞中,當細胞裂解時會釋放於血液中,所以通常以該指標作為肝發炎程度之指標,但無研究證明顯示肝功能指數之高低與肝癌發生有直接性相關,但可作為肝發炎或受損程度之參考。

  (三)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在1956年被發現,在1963年就已經知道要拿來當作診斷肝癌的指標。

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利用免疫螢光分析法進行血清分析。

AFP作為診斷肝癌的切點標準之定義,在2001年義大利實行的研究顯示,170位肝癌病人與170位慢性肝疾病的病人做配對,使用20ng/ml當作AFP的切點,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0%和90.6%,而在不同族群中陽性預測值範圍介於80.0%-90.9%,但是在盛行率只有5%的地方時,則會下降到17.4%-34.5%;對於沒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感染的病人,則只有30.4%的敏感度。

(TrevisaniF等人,2001)。

然而,臨床使用20ng/ml當作AFP的切點並非絕對準確,需要再搭配腹部的肝臟超音波掃描、電腦斷層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等,以彌補血清檢驗的不足,可以增加偵測率,惟也增加成本。

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檢驗通常用於肝癌的兩階段篩檢,篩檢通常建議先以甲型胎兒蛋白(AFP)≧20ng/ml者為主,若檢驗異常必須再進一步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81.6%之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會大於20ng/ml,不過仍有部分的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20ng/ml。

  (四)超音波(Ultrasound)近幾年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超音波影像解析日趨成熟,超音波對小型肝癌的診斷率約是95%,最初由於解析度較差,較不容易看見小型肝癌,但目前已經可以診斷1公分以下的肝癌。

由於超音波每次單價較貴,所以通常先以血液檢驗AFP進行第一階段篩檢,若為陽性個案者,再進一步使用超音波進行影像學診斷。

不過其缺點是位於表面的腫瘤較易被遺漏。

二、篩檢間隔肝癌的流行病學和自然病史有助於確認適合被篩檢的對象,因為肝癌的分佈和危險因子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之間是多變的,因此肝癌篩檢的對象應該包括有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的患者,目前建議肝癌的篩檢檢查間隔為每6個月至1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合併抽血檢驗肝功能與甲型胎兒蛋白;有肝癌家族史、肝硬化的高危險族群則應將檢查間隔縮短為每3至6個月一次。

三、台灣篩檢政策B、C型肝炎均是罹患肝癌重要的危險因子,若能夠從肝炎發生前或發生時就提供預防與治療的介入,則對於肝癌的防治是有相當的助益。

B型肝炎的疫苗施打以及C型肝炎的防治宣導都是國家衛生政策的一環,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有效降低肝炎帶原、感染率以及減少國人肝臟疾病的發生率。

  (一)B型肝炎自民國73年7月起,臺灣地區全面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型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現在B型肝炎在小孩及兒童族群的盛行率在臺灣已經減少許多。

在亞洲地區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