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篩檢方法延伸文章資訊,搜尋引擎最佳文章推薦

1. 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

預防方法. 防疫措施. 2. Page 3. 前言. 3. C型肝炎病毒,急性感染後,約20-30%患者有臨 ... 有感染C型肝炎風險的人,建議接受衛教及篩檢;如為.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核心衛教_1080830修.pdf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核心衛教_1080830修.pdf下載



2. C型肝炎免費篩檢

主題:C型肝炎免費篩檢. C型肝炎是併發症較多的病毒性肝臟傳染病,由於得到C型肝炎之後轉成肝癌的比例,比其他肝炎還高,所以世 界各國不斷研發C肝的疫苗和治療方法 ...首頁|網站地圖|國際醫療|English|字體:  新進文章醫療文章衛教園地營養諮詢醫療問答集用藥安全天成院訊新進文章主題發佈日期C型肝炎免費篩檢2005-03-18日期:2005/3/18 作者:胃腸肝膽科醫師 科別:胃腸肝膽科主題:C型肝炎免費篩檢 C型肝炎是併發症較多的病毒性肝臟傳染病,由於得到C型肝炎之後轉成肝癌的比例,比其他肝炎還高,所以世界各國不斷研發C肝的疫苗和治療方法。

C型肝炎的傳染途徑和B型肝炎相同,以血液為傳染媒介,因此不少人在檢驗肝炎抗體時,知道自己得到C型肝炎,直覺反應是沒有開刀或是接受輸血,為什麼會得到C型肝炎?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血液傳染的行為,例如青少年為了趕流行,在身上穿洞,穿洞的針是大家共用,只要其中有一人是C型肝炎帶原者,共用者得到C型肝炎的機率達到百分之八十。

此外,醫療行為也有機會得到C型肝炎。

醫療行為包含注射、手術,因此傷口縫合、注射藥物或點滴、中醫針灸…等,不論醫療行為的大小,都有可能會被傳染到C型肝炎,當您前往醫療院所進行拔牙、注射、檢驗等醫療行為時,最好留心注意醫護人員是否在您面前打開針頭的包裝。

大家會懼怕得到C肝的原因,主要原因目前沒有治療C肝的有效方法。

現在醫界最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注射干擾素,在注干擾素之後,肝指數會降低40%~70%。

預防得到C型肝炎的方法,就是不要和人共用同一個針頭、醫療器械、器皿,男性朋友不要和別人共用同樣的刮鬍刀,常使用除痘棒來清除臉上痘痘的朋友,最好能有一隻專屬的除痘棒,每次使用刮鬍刀和除痘棒後,用清水清洗乾淨,就可以避免得到C型肝炎。

肝功能異常而且沒有B肝抗體的朋友,最好定期到醫療院所進行肝功能測試,以及檢驗肝炎抗體來保護自己。

天晟醫院結合肝膽胃腸科、藥劑科及檢驗科成立C肝防治中心,免費為肝功能異常的朋友檢驗C型肝炎,如您有需要可以向本院肝膽胃腸科醫師,要求進行C型肝炎檢驗,來檢查您是否得到C型肝炎。

 《上一篇 下一篇》資訊隱私權聲明及資料宣告保護政策 DesignedbyARTWARE326桃園市楊梅區中山北路一段356號 客服中心專線:0800-321300 服務電話:(03)478-2350(代表號)意見信箱 本院為無菸醫院網站更新日期:2021-10-05瀏覽人數:院內688194人,院外43258865人



3. C肝有藥醫接受篩檢為自己超前部署

如不符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格,又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則可利用國民健康署 ... 並依醫師評估建議接受治療,不僅能保障自身健康,也是預防肝炎傳播的有效方法。

按Enter到主內容區:::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3月新聞首頁最新消息焦點新聞109年衛生福利部新聞3月新聞C肝有藥醫接受篩檢為自己超前部署資料來源:國民健康署建檔日期:109-03-20更新時間:109-03-20    B型與C型肝炎是國內感染人數最多的病毒性肝炎,感染後每4人有1人會變成肝硬化,肝硬化後每20人有1人會併發肝癌,是造成慢性肝病與肝癌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約造成13,000人死亡,肝癌更是高居癌症死因第二位。

而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不僅衝擊國人健康,對於原住民的健康影響更為重大,依105年死因統計,發現原住民的慢性肝病以及肝硬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66.9人,高於全國的20.1人,且慢性肝病及肝癌死亡年齡中位數分別為48歲及63歲,也較全國數據年輕許多。

年滿40至60歲原住民,可終身一次肝炎篩檢    國民健康署於100年8月開始提供民國55年次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之民眾,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終身接受1次B、C型肝炎篩檢服務外,自108年6月1日起先放寬年滿40至60歲具原住民身分的民眾,可搭配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接受終身一次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

如不符合成人預防保健受檢資格,又尚未做過B、C型肝炎篩檢者,則可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40-60歲每3年1次、65歲以上每年1次),進行肝功能之GPT、GOT等項目的檢查,檢查結果肝功能異常者,則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驗、追蹤及治療,避免演變為慢性肝病及肝硬化,逐步邁向消除C型肝炎之國家目標。

未來也將視經費狀況,研議調整篩檢對象之可行性。

C肝藥費健保出 6千家院所提供便利篩檢    我國自106年開始提供C型肝炎口服新藥治療,並納入健保給付,且自108年元月起,病人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不論有無肝纖維化,均可成為給藥對象。

因此,民眾如經C肝篩檢為陽性,應儘快前往醫療院所就醫並依醫師評估建議接受治療,不僅能保障自身健康,也是預防肝炎傳播的有效方法。

    國民健康署提醒符合資格的原住民民眾善用此項篩檢服務,可攜帶戶口名簿至全國6千家提供成人預防保健之醫療院所接受篩檢。

醫療院所名單可至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連結路徑:首頁>健康主題>預防保健之公費健檢>成人預防保健>提供服務院所查詢,請於該頁面項目「8.預防保健」點選「成人預防保健」】,並請事先向醫療院所洽詢服務時間及掛號費等事宜。

養成好習慣護肝愛健康    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民眾,大部分肝病的發生,並沒有明顯症狀,民眾發現時通常為時已晚,導致治療效果不佳。

因此,透過篩檢能夠早期發現、適當治療,方能有效阻斷肝炎、肝硬化、肝癌三部曲。

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的護肝小撇步包括:1.避免接觸危險因子(如避免共用針頭等)、2.保持健康體位,包括健康飲食及多運動、3.勿飲酒,預防脂肪肝、酒精性肝炎。

同時應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之場所,落實肥皂勤洗手、避免觸摸眼鼻口,及做好咳嗽禮節,加強防護措施,減少感染風險。

相關照片新聞稿附圖回上一頁本部簡介部長次長主任秘書行政組織本部單位及所屬機關使命願景及重大政策政策報導部徽設計說明最新消息焦點新聞真相說明公告訊息活動訊息招標資訊就業資訊便民服務部長信箱人民線上申辦服務專區表單下載諮詢服務專線政府出版品電子報訂閱相關問題Q&A衛生福利e寶箱常用查詢法令規章衛生福利法規檢索系統法規通報全國法規資料庫行政院公報資訊網反貪資訊網遊說法專區法規鬆綁衛教視窗宣傳資訊宣傳影片相關連結員工入口網回頁首



4. 篩檢方法

篩檢方法. 一、篩檢工具與指標. (一)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病毒抗體. 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主因。

抗原可說是體外病原體入侵後所產生,而抗體則是人體 ...肝癌回上層選單                                    篩檢方法smalldefaultbig分享:首頁>疾病專區>疾病預防館>肝癌>篩檢方法撰寫人員:王鐳鴒|審稿人員:陳立昇博士|審查醫師:李宜家醫師2014/11/30篩檢方法一、篩檢工具與指標  (一)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C型肝炎病毒抗體B型肝炎及C型肝炎是導致肝硬化及肝癌主因。

抗原可說是體外病原體入侵後所產生,而抗體則是人體抵禦抗原所產生之免疫現象。

B型肝炎病毒抗原有三種,包括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及e抗原(HBeAg),其相對抗體有表面抗體(anti-HBs)、核心抗體(anti-HBc)、及e抗體(anti-HBe)。

表面抗原陽性者表示受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經成為慢性病毒性肝炎者,表面抗體陽性者即表示曾受過B型肝炎病毒感染或已施打疫苗產生免疫力。

e抗原通常作為病毒性肝炎狀態之指標,其轉變為肝硬化或肝炎之危險性較高。

C型肝炎病毒抗體陽性者表示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

 (二)肝功能指數肝功能檢查包括AST(又稱為GOT)及ALT(又稱為GPT)。

AST及ALT一般正常狀況儲存於肝細胞中,當細胞裂解時會釋放於血液中,所以通常以該指標作為肝發炎程度之指標,但無研究證明顯示肝功能指數之高低與肝癌發生有直接性相關,但可作為肝發炎或受損程度之參考。

  (三)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在1956年被發現,在1963年就已經知道要拿來當作診斷肝癌的指標。

甲型胎兒蛋白(AFP)是利用免疫螢光分析法進行血清分析。

AFP作為診斷肝癌的切點標準之定義,在2001年義大利實行的研究顯示,170位肝癌病人與170位慢性肝疾病的病人做配對,使用20ng/ml當作AFP的切點,其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60%和90.6%,而在不同族群中陽性預測值範圍介於80.0%-90.9%,但是在盛行率只有5%的地方時,則會下降到17.4%-34.5%;對於沒有慢性B型或C型肝炎感染的病人,則只有30.4%的敏感度。

(TrevisaniF等人,2001)。

然而,臨床使用20ng/ml當作AFP的切點並非絕對準確,需要再搭配腹部的肝臟超音波掃描、電腦斷層檢查和核磁共振檢查等,以彌補血清檢驗的不足,可以增加偵測率,惟也增加成本。

血清中的甲型胎兒蛋白檢驗通常用於肝癌的兩階段篩檢,篩檢通常建議先以甲型胎兒蛋白(AFP)≧20ng/ml者為主,若檢驗異常必須再進一步接受腹部超音波檢查。

81.6%之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會大於20ng/ml,不過仍有部分的肝癌患者其甲型胎兒蛋白(AFP)<20ng/ml。

  (四)超音波(Ultrasound)近幾年隨著影像技術的發展,超音波影像解析日趨成熟,超音波對小型肝癌的診斷率約是95%,最初由於解析度較差,較不容易看見小型肝癌,但目前已經可以診斷1公分以下的肝癌。

由於超音波每次單價較貴,所以通常先以血液檢驗AFP進行第一階段篩檢,若為陽性個案者,再進一步使用超音波進行影像學診斷。

不過其缺點是位於表面的腫瘤較易被遺漏。

二、篩檢間隔肝癌的流行病學和自然病史有助於確認適合被篩檢的對象,因為肝癌的分佈和危險因子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之間是多變的,因此肝癌篩檢的對象應該包括有慢性B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C型肝炎病毒感染和肝硬化的患者,目前建議肝癌的篩檢檢查間隔為每6個月至1年做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合併抽血檢驗肝功能與甲型胎兒蛋白;有肝癌家族史、肝硬化的高危險族群則應將檢查間隔縮短為每3至6個月一次。

三、台灣篩檢政策B、C型肝炎均是罹患肝癌重要的危險因子,若能夠從肝炎發生前或發生時就提供預防與治療的介入,則對於肝癌的防治是有相當的助益。

B型肝炎的疫苗施打以及C型肝炎的防治宣導都是國家衛生政策的一環,目的就是希望能夠有效降低肝炎帶原、感染率以及減少國人肝臟疾病的發生率。

  (一)B型肝炎自民國73年7月起,臺灣地區全面實施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注射,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型B型肝炎預防注射計畫,現在B型肝炎在小孩及兒童族群的盛行率在臺灣已經減少許多。

在亞洲地區來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