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斑?紅斑?要切掉嗎? | 口腔只有白斑開刀要住院嗎

口腔白斑的定義是口腔黏膜上無法被抹去或刮除的白色斑塊,而且不是 ... 不一定只有單一個點,若持續刺激(例如菸抽很多) 薄的可能會變成厚的, ...WFU網站頁籤首頁智齒口腔病變其他醫療感想關於我2018年11月27日星期二白斑?紅斑?要切掉嗎?五十多歲的老C是個三十多年的老菸槍但身體硬朗,年輕剛出社會時跟著朋友吃了幾年檳榔,不過很早就戒了。

如今比較有閒暇來整理牙齒,沒想到醫師說「C先生,您口內臉頰和舌頭旁有白斑,建議到醫院看一下」老C很緊張,自忖身體很好,嘴巴裡也沒有傷口或會痛的地方,難道是長了什麼不好的東西嗎?口腔黏膜檢查之後自從口腔黏膜篩檢大力推動,不少民眾會在看病時順便接受到檢查,然而後續收到「需進一步到口腔外科或耳鼻喉科檢查」的通知時,感到困惑或緊張,很怕是長了甚麼東西,其中大多數人都是被發現口內有白斑。

白斑不是口腔癌,但表示口腔黏膜有變化口腔白斑的定義是口腔黏膜上無法被抹去或刮除的白色斑塊,而且不是其他已能確定的診斷(如牙齒咬到臉頰上造成的白線、痣、皰疹、扁平苔癬等)。

白斑幾乎不會讓人有感覺,形狀質地多種,最常見薄的、有點灰藍白色或半透明、看起來有點像一縷白煙,摸起來平滑,部分些微有粗糙感的薄白斑。

次之(且較常見於菸抽很重的民眾)則是厚白斑,白得比較明顯,摸起來又粗粗的,有點像一朵白雲,或像一坨不會融化的鹽巴黏在黏膜上的樣子。

白斑在口內多處可以同時出現(臉頰、舌頭、口底、上顎、牙齦、嘴唇等),不一定只有單一個點,若持續刺激(例如菸抽很多)薄的可能會變成厚的,或是範圍變大。

白斑是一個臨床使用的名詞,而不是確切的「疾病」,要知道它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要切片檢查才知道。

切片後用顯微鏡看這樣的病灶,九成是「黏膜過度角化」,有點類似手腳皮膚長繭變厚的概念,一般不需過度緊張。

約有一成會發現輕度分化不良的黏膜細胞(長得沒那麼正常,但又不是癌細胞的細胞)需要後續注意(追蹤)它們出現的地方會不會有變化。

白斑的直接成因仍然不確定,但口內被發現有白斑的人,七成以上有抽菸,和抽菸造成的刺激有密切關係。

其他因素則懷疑和會磨到肉的不合假牙邊緣、尖銳牙齒的邊緣、剔牙造成黏膜傷害的習慣有關。

我們的口腔黏膜就算受傷,正常情況生長回來的黏膜不會長成白白粗粗的樣子,通常是給了它們過度、不恰當的刺激(最常見就是抽菸)使得組織生長有了變化,而這些有變化的細胞、特別是分化不良細胞越多的區域,未來較有可能出現癌細胞,因此白斑是一種「癌前病灶」。

白斑變成口腔癌的機率一般來說機率很低。

統計白斑轉變成口腔癌的機率有一定難度,因為群眾的生活習慣、追蹤多久時間、白斑的性質與發生位置等都有影響。

根據不同學者研究,機率從0.13%至17.5%不等。

重點還是在於白斑是厚或薄的,民眾有無戒菸,切片檢查若有發現分化不良的區域有無定時追蹤。

要切掉,還是定時追蹤就好綜合以上原因,在門診時會給予民眾建議(仍以實際檢查及各院所常規為準):1.試著戒菸,戒菸,戒菸不管擔不擔心,不停地抽菸就是讓狀況變糟,就算勇敢切除,繼續抽菸後白斑可能又會出現(復發機率至少三成)。

戒菸減少刺激,對黏膜較健康,而且有些人減少抽菸後,薄白斑範圍會縮小變淡。

2.薄白斑,定時追蹤雙頰黏膜的小範圍薄白斑(約五元硬幣、或一條胡蘿蔔絲大小範圍內)很常見,依狀況三到六個月追蹤看一次。

但是出現在舌頭兩側或口底(舌頭捲起來下面)的白斑,有分化不良細胞的機率較高,視情況會建議局部麻醉、雷射切除,送病理檢查。

白斑切除手術如同削去一層表皮,而不是割肉;比起刀片切除,雷射手術幾乎不流血,只需數分鐘,術後也比較不會痛及水腫。

3.厚白斑,雷射切除+定時追蹤厚的白斑不太會在戒菸後縮小,底下出現分化不良細胞的機率又較高,一般會建議雷射切除,送病理檢查。

紅斑又是甚麼,也比照辦理嗎紅斑在口內呈現無法抹去的紅斑塊,看起來很像亮紅色綢緞,邊緣模糊不規則,有的病人會覺得吃東西碰到這區會熱熱痛痛不舒服。

部分紅斑可能摻雜有白斑,則叫紅白斑,日後有23%機率轉變成口腔癌,機率不低不可不慎。

紅斑和白斑都是「癌前病灶」,成因也類似,都是代表口腔黏膜細胞有變化了,但是狀況更不好。

若把紅斑都切片病理檢查,五成以上會發現是中/重度分化不良的細胞(也就是離變成癌細胞更近一步)甚至已經有原位癌。

切片檢查,且通常會積極治療、追蹤當民眾發現口內紅斑來診時,紅斑區域若有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