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諾貝爾物理獎介紹 | 2019諾貝爾獎

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 Vetenskapsakademien)公布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為加拿大裔美籍宇宙學家詹姆士‧皮博斯(James Peebles)教授、瑞士天文學家米 ...首頁生活科學廳生活科學補給站分類查詢全文檢索科展群傑廳科展資料生活科學廳問與答及補給站教學資源廳影音資源作品名稱作品摘要指導老師全文資源名稱全文資源名稱全文名稱講者全文生活科學補給站化學生物健康教育地球科學數學生活科技物理專題導言STEAM2019諾貝爾物理獎介紹瀏覽人次2736加入最愛 文/吳俊輝圖1.詹姆士‧皮博斯(JamesPeebles)教授(來源:JuanDiegoSoler)圖2.米歇爾‧馬約爾(MichelMayor)教授與迪迪爾‧奎洛茲(DidierQueloz)教授(來源:EuropeanSouthernObservatory)2019年10月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KungligaVetenskapsakademien)公布2019年諾貝爾物理獎的得主為加拿大裔美籍宇宙學家詹姆士‧皮博斯(JamesPeebles)教授、瑞士天文學家米歇爾‧馬約爾(MichelMayor)教授與迪迪爾‧奎洛茲(DidierQueloz)教授等三人,以表彰他們對於「人類對宇宙演化及地球在宇宙中之地位的了解」之貢獻,三人共同獲得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約為新台幣2,840萬元。

這是過去九年來諾貝爾物理獎第三度頒發給天文宇宙領域的科學家,以致近九年來已經共有九位天文學家獲獎,這讓原本科學界中較屬冷門及弱勢的天文宇宙領域,獲得越來越多的注目。

以下就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諾貝爾獎和天文研究間的因緣,然後再來深入了解一下2019年這三位天文宇宙學家獲獎的原因。

 以前的天文宇宙學家無法獲得諾貝爾獎你可能不知道,以前的諾貝爾物理獎是不頒給天文或宇宙學家的。

史上最著名的天文學家之一愛德溫‧哈伯(EdwinHubble,1889-1953)曾經因此而為天文學家們叫屈,也曾為了將天文領域納入諾貝爾獎而奔走,在他那個年代,天文學並不被視為物理學的一部分,因為早年的天文叫Astronomy,主要研究「天」上的「文」理,研究天體的位置、運行和外觀亮度等,較像是現象學,以致大多是屬於「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觀測,這樣的研究並不被認為會對人類有重大貢獻,而「對人類有重大貢獻」則是諾貝爾獎的基本要求。

但隨著近代物理及粒子物理等的崛起,科學家們漸漸可以藉由四大基本交互作用(強、弱、電磁、重力)的「物理」來探討夜空中的世界,因此「天文物理」(Astrophysics)一詞油然而生,其中的研究成果也和人類世界越來越貼近,而諾貝爾物理獎也是自此時開始納入天文及宇宙學,第一次頒授是在1967年,大約是在哈伯過逝(1953年)不久之後。

歷來的諾貝爾獎中屬於天文宇宙領域的獎項,依時間先後順序計有:1.1967年HansAlbrechtBethe(核反應理論、恆星能量產生的相關發現)。

2.1974年SirMartinRyle(無線電天文學中的孔徑合成技術);AntonyHewish(脈衝星的發現)。

3.1978年ArnoAllanPenzias及RobertWoodrowWilson(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發現)。

4.1983年SubramanyanChandrasekhar(恆星結構及演化的重要物理機制之理論研究);WilliamAlfredFowler(宇宙中化學原素形成的核反應之理論暨實驗研究)。

5.1993年RussellA.Hulse及JosephH.TaylorJr.(新型脈衝星的發現以致開啟重力研究的新頁)。

6.2002年RaymondDavisJr.及MasatoshiKoshiba(宇宙中微中子的偵測);RiccardoGiacconi(導致發現宇宙中X射線源的前沿研究)。

7.2006年JohnC.Mather及GeorgeF.Smoot(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形式及異向性之發現)。

8.2011年SaulPerlmutter、BrianP.Schmidt及AdamG.Riess(透過遠距超新星的觀測而發現宇宙的加速膨脹)。

9.2017年RainerWeiss、BarryC.Barish及KipS.Thorne(對LIGO偵測器及重力波觀測的重要貢獻)。

10.2019年JamesPeebles(物理宇宙學的理論發現);MichelMayor及DidierQueloz(發現一顆繞行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