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一生的事情....如果你或親友是家屬,請一定 ... | 精神分裂症前兆

精神分裂症的好發年齡,男性是15-25歲,女性是25-35歲。

有些病人在病發前幾年會出現個性改變、社會功能退化、但沒有明顯精神症狀的前驅期 ...目前位置首頁心靈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一生的事情....如果你或親友是家屬,請一...大腦是會改變的About撰文者陳豐偉2015-04-20瀏覽數:140537精神科醫師,執業於高雄快樂心靈診所與喜洋洋心靈診所。

小說「好男好女」曾獲選爾雅版1995年年度小說選。

曾任卓越新聞獎、金鐘獎、華人部落格大賽等評審。

目前寫作偏向大腦科學的二手傳播,以及長篇小說「台北淪亡記」的籌備。

網站:陳豐偉醫師的高雄精神科診所札記photos放大顯示精神分裂症的好發年齡,男性是15-25歲,女性是25-35歲。

有些病人在病發前幾年會出現個性改變、社會功能退化、但沒有明顯精神症狀的前驅期,這時家長很難熬,到底怎麼一回事?要不要服藥?等到症狀出現,確定診斷後,又是長期煎熬。

我曾在收容兩千多位精神分裂症病患的玉里醫院工作,對這類病人的生命史以及家屬的心路歷程很瞭解。

從最近的看診經驗,發現社會大眾對精神分裂症還是瞭解有限。

畢竟,這是污名化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也不像憂鬱症、躁鬱症有很多知名的病人願意出面談發病與治療的過程。

精神分裂症很可能是一生的事情如果確定罹患精神分裂症,病人很可能需要一輩子服藥、接受需要親人照顧。

不過,許多精神分裂症患者還是能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

我有病人在當大樓警衛、有病人跟媽媽一起開店,還有一位病人選擇到廟裡長住——她可以幫師父許多忙。

但也有病人最後缺乏自我照顧能力,必須長期住院。

憂鬱症、躁鬱症病人如果拒絕服藥,有可能病發幾個月後就自行好轉,但精神分裂症「自己好起來」的機率相當低。

如果不希望病人陷入長期慢性化、退化的困境,就要及早接受治療。

對異常行為要警覺許多病人一開始的症狀只是「跟以前不太一樣」,如覺得學校的氣氛怪怪的就不想上學,覺得路上行人的眼光不太一樣就不想出門。

有時病人會出現一段「覺得世界改變但又說不上來」的迷濛階段,直到幻聽、妄想出現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有些病人則一開始就清楚聽到實際不存在的聲音、感到異常恐懼、覺得被監視、可能被害等等,這就需要積極處理了。

曾有新聞說有十幾歲的女孩跟媽媽講說有聲音說她可以飛,媽媽沒注意,不久女孩就跑到樓頂跳樓。

一些蛛絲馬跡出現時,最好別太輕忽。

精神分裂症沒有什麼神藥精神分裂症的新藥藥效,比起有57年歷史的「好度」(haloperidol),並沒有比較好,差別在於,傳統抗精神病藥物的副作用較重。

事實上,新藥的藥效恐怕是比「好度」差,但副作用較輕。

唯一明顯優於「好度」的「可治律」(clozapine),副作用則是加倍地多。

所以,對於精神分裂症藥物,不用盲目追求昂貴的「新藥」,而且這些新藥使用越久就發現越多副作用(如糖尿病、發胖)。

家屬應關心的是病人服藥後症狀有沒有緩解、會不會出現讓病人不想服藥的副作用。

找出適合病人的藥物,需要一段測試期。

當藥物加到標準劑量後,等藥效完全出來可能需要兩個月以上的時間。

精神分裂症的藥物使用並不困難,難在醫師無法預測病人對藥物的反應,病人跟家屬需要耐心等待調藥,並確實表達服藥後的感受。

精神分裂症可能需要跟症狀共存一輩子精神分裂症藥物的副作用,會讓多數病人在吃到高劑量前就難以忍受,所以很有可能病人必須跟幻聽、妄想的症狀共存一輩子。

事實上,讓病人能維持規律、有目標的生活,比根除症狀重要多了。

有許多病人腦海裡仍浮現著許多奇怪的聲音或想法,但他們已經學會不要在意。

找事情做,不要整天在家精神分裂症最麻煩的不是幻聽、妄想,而是「退化」。

病人可能會越來越缺乏動機,或因為許多事情漸漸做不來乾脆放棄。

這時,就像做「復健」一樣,一定要讓病人有事情做、繼續跟別人的互動,讓大腦保持活躍,不管是日間病房、庇護工廠、實習商店、社區復健中心、親友家的店面或工廠,或其他工作壓力較小老闆也能諒解病人的職場,都可協助病人建立應有的社會功能。

另:精神分裂症病人有可能因為認知功能退化,在職場上的應對進退、跟客戶的互動較為遲鈍,這需要特別關照,也可透過反覆練習來讓工作做得更熟練。

第一頁«12»最後頁單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