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別名:PSTT)...的症狀和治療方法 | 胎盤腫瘤

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症狀 ... 發生於生育年齡,可繼發於足月產、流產和葡萄胎,但後者相對少見,偶爾合併活胎妊娠。

症狀多表現停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或月經過多。

體征主要是 ...健康猴健康問答健康經驗疾病百科飲食百科疾病查詢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別名:PSTT)的症狀和治療方法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症狀發生於生育年齡,可繼發於足月產、流產和葡萄胎,但後者相對少見,偶爾合併活胎妊娠。

症狀多表現停經後不規則陰道流血或月經過多。

體征主要是,子宮均勻性增大或不規則增大,僅少數病例發生子宮外轉移,受累部位主要包括肺,陰道,腦,肝,腎及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

一旦發生轉移,預後不良。

症狀體征:1、病史:一般繼發於足月產、流產或葡萄胎後,發病時也可合併妊娠。

2、症狀:主要表現為不規則陰道出血或月經過多,有時閉經,常伴貧血、水腫。

少數病例以轉移症狀為首發症狀。

晚期有轉移,肺多見,腦、肝少。

3、婦科檢查:子宮可增大如孕8-16周大小,呈不規則或均勻增大。

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病因先天性因素(90%):來源於胎盤種植部位的一種特殊類型的滋養細胞腫瘤。

滋養細胞腫瘤(trophoblastictumor),又稱“滋養細胞疾病(trophoblasticdisease)”,是指胚胎的滋養細胞發生惡變而形成的腫瘤。

最早分為兩種,一種良性的稱“葡萄胎(hydatidiformmole)”,另一種惡性的稱“絨毛膜上皮癌(chorioepithelioma)”。

病理檢查肉眼觀,腫瘤位於胎盤種植部位,呈結節狀,棕黃色,切面腫瘤侵入子宮肌層,與周圍組織界限不清,肌層的浸潤程度不一,少數情況下,腫瘤可穿透子宮全層。

一般無明顯出血。

鏡下,在正常妊娠過程中,中間型滋養葉細胞的功能是將胚體固定在肌層表面。

當中間型滋養葉細胞呈腫瘤增生時,浸潤的方式和胎盤附著部位的正常滋養葉上皮相似,仍然位於滋養葉上皮生長旺盛的典型部位。

細胞形態比較單一,多數為單核,胞漿豐富,邊界清楚,淡紅色,體積大於細胞滋養層細胞。

少數細胞呈多核或雙核,瘤細胞在肌層細胞之間呈單個、條索狀、片狀或島嶼狀排列。

一般無壞死和絨毛。

與絨毛膜上皮癌不同的是,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由單一增生的胎盤中間滋養葉細胞組成,而絨毛膜上皮癌由兩種細胞構成。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大多數中間性滋養葉細胞胎盤催乳素(Humanplacentallactoge,HPL)陽性;而僅少部分細胞HCG陽性。

少數情況下,腫瘤細胞可出現異型,細胞豐富密集,核分裂像多見,並伴有較廣泛的壞死,呈惡性組織學表現。

病理特徵巨檢:子宮多增大,腫物可呈結節(直徑1cm到10cm)、息肉狀(直徑1cm到1.5cm)突入宮腔,或宮壁內界限清楚的腫物,或瀰漫浸潤宮壁使宮壁增厚無明確界限。

切面呈紫紅色或棕褐色,質軟,顆粒狀,可伴微灶出血。

有些腫瘤可浸潤穿過肌層擴展到漿膜或蔓延到闊韌帶、附件。

鏡檢:PSTT由中間型滋養細胞組成,多呈圓形、多邊形,少數為梭形,胞質豐富,嗜鹼或透亮,細胞核多為單個圓形,核膜、核仁清楚,腫瘤細胞排列呈片塊、條索狀將平滑肌纖維分隔開,而不造成廣泛的肌組織損傷;侵犯血管由瘤細胞和/或纖維組織代替血管內皮細胞,保持其形態的相對完整性,血管內瘤栓不常見。

轉移灶的病理學改變大多和原發灶相同。

轉移灶可見於肺、肝、腦、陰道、腹腔、腎、胃、脾、淋巴結。

免疫組化:上皮組織來源的標記物EMA、CK均為陽性,且多為++以上的強陽性;原始間葉細胞和肌細胞標誌的Vim、Act均為陰形,支持PSTT是一種非間葉非肉瘤性質的腫瘤。

HPL均為陽性並且多為++以上的強陽性,而HCG僅為個別細胞陽性,證實本瘤內大量單核瘤細胞類同妊娠中期胎盤的中間型滋養細胞,含有豐富的HPL,而HCG則極微少或缺如。

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診斷診斷PSTT臨床表現及影像學檢查無特異性,診斷需要結合輔助檢查綜合判斷,確診需要病理檢查。

取材除刮宮和子宮切除外還有應用宮腔鏡和腹腔鏡檢查子宮底部血管分佈有無異常,宮內腫瘤部位有無穿孔,並行活組織檢查。

鑒別診斷(1)絨毛膜癌:瘤細胞以細胞及合體滋養細胞為主,出血壞死顯著,血清HCG異常增高,免疫組化HCG強陽性,HPL陰性。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