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為我懂失智……」,一個權威醫師失智後的真心告白 ... | 失智症醫生推薦

測量失智與否有一個通用的量表,稱為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不僅日本,台灣也採用,在診斷失智困難的年代,是 ...回首頁English預購最新兩千大企業調查免費訂閱電子報搜尋頻道分類財經貿易戰財經焦點財經週報投資理財產業製造服務金融科技國際兩岸四地東南亞亞洲歐洲美洲非洲紐澳管理管理行銷創新創業人才職場競爭力環境永續發展氣候變遷環境能源教育教育趨勢創新教育親子教養人物大師觀點CEO觀點人物特寫政治社會政治政策社會現場調查排行2000大調查兩岸三地1000大快速成長企業100強CSR天下企業公民標竿企業金牌服務業調查縣市調查2000大調查資料庫健康關係健康醫療兩性關係心靈成長時尚品味時尚精品旅行設計藝文影視運動生活運動生活重磅外媒經濟學人BBC中文網日經中文德國之聲路透社專欄作者多媒體數位專輯互動專題深度專題品牌專區數據圖表資料新聞數字說話圖表動畫調查報導聽天下重磅封面財經週報國際聚焦天下好讀記者開講好主管的12樣禮物創新突圍軍師四端看天下大數據,熱品牌天下書房天下影音雜誌策展企業突圍傳承接班數位轉型創新突圍經營管理Off學風格文化旅行美食特色頻道未來城市@天下[email protected]天下獨立評論@天下創新學院我讀網換日線天下影音微笑台灣粉絲專頁官方instagram官方Line本日最熱經濟學人:台灣,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健康關係健康醫療「我以為我懂失智……」,一個權威醫師失智後的真心告白「我也失智了!」發明失智量表的權威醫師長谷川和夫,為何選擇公開病情?他說,人失智了,但心還是活著,把我當笨蛋、說我壞話,其實失智的人都懂。

28404瀏覽數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分享其他文黃惠如天下Webonly2020-02-1028404瀏覽數測量失智與否有一個通用的量表,稱為長谷川式失智症量表(HasegawaDementiaScale),不僅日本,台灣也採用,在診斷失智困難的年代,是全世界第一個可以短時間篩檢失智的簡易量表。

發明者長谷川和夫醫師研究失智與臨床工作接近半世紀,2017年他罹患失智,2019年底他以失智症者的第一人稱,對世界發言。

在這任何人都可能失智的時代,長谷川提出研究者眼中的失智,與實際失智後的差距,以及疾病背後的勇氣、希望與莊嚴。

以下是長谷川和夫出版的《我終於了解失智了,失智專科醫師失智後向日本人說的遺言》,以及他接受媒體採訪的部份內容。

我罹患的是嗜銀顆粒性失智症(argyrophilicgraindementia),這是一種80歲以上才會發病的失智症。

我平常看的醫師有次突然建議我去看失智專科,雖然我兒子也是精神科醫師,他對我的診斷是阿茲海默症。

但大家不太相信,後來我去看了附近認識的專科醫師,照了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也做了心理測驗後,才確診是嗜銀顆粒性失智症。

因為測量失智的量表是我發明的,所以得很高分,醫院是用特別的心理量表才確診。

以專家身分受邀演講,我開頭就說:我也失智了發病的時間並不清楚,但具體來說,就是對自己的經驗不確定。

廣告例如鎖門後出門,會一直想到底鎖了沒?一般人正常的反應是,想一想應該是鎖上了,就放心出門了;或是回家確認是否鎖上,然後再出門。

但我的狀況是,即使已經回家確認過,還是始終不能確定是否真的鎖門了。

這種確定過的事卻還是不確定,又常常忘掉和別人的約定,以自己長年的行醫經驗判斷,應該不是健忘,而是失智了。

在一場小型演講裡,我以專家身分受邀,主辦單位希望我給病人家屬照顧上的建議,我一開頭說:「我這樣說也許會給主辦單位困擾,但我也失智了。

」失智並不會失去身為「人」的身分,在這長壽時代,誰都可能失智,我從心底想表達的是,即使失智了,依舊可以過著一般人的生活,而且我也以身作則地出席演講。

廣告很多人聽到我失智,都很震驚,因為我曾任大學的學務長、理事長,也不曾遠離臨床工作。

2006年離開大學理事長的工作後,一直在兒子開設的診所看診。

面對病患,我感受到從身體滲出悲傷有一天,一個男性來就醫,聲明是為了確認別的醫生診斷,尋求第二意見而來。

他以及家屬說,最近症狀惡化,在下雪的日子跑出門,找不到回家的路,由附近鄰居發現送了回來。

一開始,他便將椅子轉向我問:「為什麼我會得阿茲海默症,別人不會?」我當然可以回答,阿茲海默症是大腦裡β類澱粉沉積,但他的表情認真,彷彿從身體滲出悲傷。

如果你是醫師,你會怎麼回答?我答不出來。

這時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