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S多重奏: 睡眠分析技術與矛盾性失眠(下) 矛盾性失眠症的 ... | icsd-3分類

2021年2月27日作者:尹燕哲(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所碩士)矛盾性失眠:患者宣稱的睡眠干擾,其嚴重程度缺乏確切客觀證據。

此類患者有低估實際獲得之睡眠量的顯著傾向。

本質上,他們把多數實際有睡著的時間辨識成清醒。

儘管此類患者例行地得到標準PSG檢測所紀錄之正常睡眠量,他們抱怨著其他失眠疾患常見的症狀。

(AmericanAcademyofSleepMedicine,2013)在(上)篇中我概述了睡眠腦波觀察的重要報告以及技術的標準化過程。

可得知睡眠腦波的分類與受試者在入睡與否的表述雖大致可對應,但是例外與不符合預期的狀況不算少見,這使得早期研究者就已經意識到定義入睡與睡眠的困難。

即便如此,這些睡眠研究者仍試圖將實驗的典型結果銘刻到睡眠腦波型態分類上,並透過專家共識的方法製成標準化手冊R&K。

一方面標準化使得分析技術可以擴張使用、並累積實驗結果;但另一方面,許多新型態腦波的發現與批評,並無法輕易撼動R&K。

矛盾性失眠(paradoxicalinsomnia)的現象,是R&K應用於病理學所遇到的挑戰,也是標準化的後續效應。

就2005年《國際睡眠疾患分類第二版》(InternationalClassificationofSleepDisorders2rdedition,ICSD-2)而言,矛盾性失眠指的是患者主觀上認為自己失眠,但客觀的睡眠數據顯示出相對正常的睡眠量,主客觀在睡眠量的差異通常頗大,且客觀的數據無法說服失眠患者;與矛盾性失眠相對的診斷,則是主客觀均顯示少量睡眠的心理生理性失眠(psychophysiologicalinsomnia)。

如回顧台灣本土的醫學及其普及刊物與新聞報導,可以發現相關的敘述與病理概念雖然不多,但也非罕見。

例如早期台大精神神經科的蔡茂堂醫師,就曾於民國69年出版的醫普雜誌《健康世界》提到了「假性失眠症」的診斷(矛盾性失眠症的舊稱),可見當時台灣精神醫學界對於正要在西方世界發展起來的睡眠醫學領域頗有關注,並已經在台灣引介相關的概念。

(圖一)台大精神科醫師蔡茂堂介紹假性失眠症/取自《健康世界》第55期(圖二)台大精神科醫師林憲提及假性的失眠抱怨/取自《健康世界》第175期矛盾性失眠在過去亦有不少別名(可參照表一)。

從名稱與別名的變遷,可以看出它在病因學假設上的端倪,例如慮病(hypochondriasis)或是錯誤知覺(misperception)等等。

然而,到了最新版的ICSD-3(2013),矛盾性失眠、心理生理性失眠連同其他9種失眠症亞型不再被視為是正式的診斷,取而代之的是慢性失眠症這樣的大分類。

對於這般大舉,ICSD-3並沒有細究每一個亞型診斷被取消的原因。

然而,如考察近半世紀以來的失眠症的PSG研究,可以發現矛盾性失眠症的存在無法與既有的症狀、病理跡象或特定證據產生穩定的關聯性,同時也凸顯出PSG在失眠臨床應用上的困難。

(表一)各版本的診斷名稱與別稱/作者自行整理早期個案報告─M.V.早在R&K出版之前,就有出現類似矛盾性失眠的患者。

在巴黎執業的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RenéHeld帶領的團隊,於1959年提供了一位M.V.女士的個案報告〈假性失眠症精神分析與腦電圖研究〉(Fausseinsomnieétudepsychanalytiqueetélectroencéphalographique)。

該名女士失眠了六年,必須要花上數小時才能入睡,且在入睡期間常被計算幾何數量等愚蠢的想法所困。

此外,也有一些職場過勞、過度洗手等陳述。

在治療方面,M.V.對於抗焦慮劑與抗鬱劑的反應不佳。

RenéHeld的診斷帶有精神分析的色彩,表示M.V.可能患有連續性抑鬱神經症(dépressionnévrotiqueconsécutive),而她的失眠狀況是一種對睡眠的恐懼(unphobiquedusommeil),「失眠者的神經症把失去警覺、以及自我對於本能衝動的控制視為是危險」,不過他也表示M.V.的症狀並不像是典型的歇斯底里。

另一方面,M.V.所呈現的睡眠腦波結構也是相對典型睡眠狀況。

Held等人在不同的睡眠腦波型態下,替M.V.記錄了刺激─反應對應次數,但刺激與反應的次數不同,尤其在後面的睡眠階段呈現極大差距;但是M.V.堅稱自己對於所有反應做出回應。

RenéHeld等人不至於不相信M.V.的陳述,但仍交由睡眠EEG做最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