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長息肉,切了較安心? | 息肉原因

目前為止原因仍未明,有些患者是天生容易長,也有些是因為發炎所導致,或者是在部分胃切除後,膽汁刺激所引起,也有醫界人士認為,幽門螺旋 ...好心肝會刊肝病資訊第72期出刊日:2015-10-15返回上一層消化道長息肉,切了較安心?乍聽到息肉,不免讓人聯想到癌症而擔憂,到底該不該切?其實根據息肉的類型不同,考量也不一樣,有時需透過切片檢查結果才能決定是否需切除。

 諮詢╱陳建全(臺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治醫師)撰稿╱鍾碧芳 日前媒體報導一位19歲的男子,因為連續腹痛及腹瀉而求診,經檢查後發現長了約4公分的大腸息肉,醫師問診後發現患者喜歡吃肉,工作經常需要久坐、且水分蔬菜攝取又不足,加上父親也曾罹患大腸息肉症,導致息肉產生。

只是,息肉一定是惡性的嗎?一定要切嗎?切了後是否還會再長? 息肉指的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突起物,就像違章建築般。

在消化道系統中,最常見的包括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及十二指腸息肉等。

為什麼會長息肉?其實大部分與體質遺傳有關,或者是因為基因突變,以及受到生活環境、飲食的影響而生成,通常只要一開始長,日後就會持續長下去。

 消化道息肉大都沒症狀 一般來說,消化道息肉可分成不會變成惡性腫瘤的增生性息肉與發炎性息肉,以及最有可能出現癌變的腺瘤性息肉。

大部分的消化道息肉都沒有症狀,通常是在健檢時被意外發現,但也有少數的息肉(如十二指腸息肉)如果超過1公分,就會出現阻塞而有消化不良、胃脹等症狀。

 至於到底該不該切除?端視息肉的大小、形狀、位置等,必須由醫師判斷,並非所有息肉都需切除,例如,胃部增生息肉跟胃底腺息肉通常為良性,對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有症狀,不致於造成臨床上的困擾,如果息肉小於兩公分通常建議不處理。

 不過,有些消化道息肉如果無法確定種類,臨床上會建議在進行內視鏡檢查時,順道做切片檢查,以確定息肉的種類,並且依照切片的結果,來建議追蹤或治療的方式。

 以下針對常見的四大消化道息肉:膽囊息肉、胃息肉、大腸息肉、十二指腸息肉作介紹。

 膽囊息肉要定期追蹤膽囊息肉因為沒有症狀,因此多數是在健康檢查時或因其他原因(如B型肝炎患者做追蹤超音波時)被發現,也就是說,超音波檢查是發現膽囊息肉的利器,許多沒有症狀的息肉會因此現形。

只有少數膽囊息肉患者會有類似膽結石的症狀,例如腹痛(右上腹疼痛)等。

 造成膽囊息肉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膽囊黏膜增生或膽固醇堆積,大部分的膽囊息肉是良性的病變,這種病變通常小於1公分。

超過1公分的息肉有惡性的風險,一般建議切除。

 小於1公分的膽囊息肉,很難區分是良性或惡性,但如果是惡性的話,息肉就會持續長大,因此,臨床上通常建議一旦發現膽囊息肉就要定期追蹤,若尺寸不持續增大,就可與它和平共處。

 由於膽囊屬於囊狀物,內有膽汁,一旦被打開後是無法縫合完全,最後會造成膽汁外漏而對腹腔造成負擔,因此,當膽囊息肉超過1公分以上,有潛在性危險,必須處理時,臨床上的治療準則為以手術切除膽囊,比較安全。

 胃息肉以良性居多為何會出現胃息肉?目前為止原因仍未明,有些患者是天生容易長,也有些是因為發炎所導致,或者是在部分胃切除後,膽汁刺激所引起,也有醫界人士認為,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與胃息肉的產生有關,但至今仍缺乏直接證據。

 許多人即使有多顆胃息肉也不會有症狀,大多數患者可與其相安無事一輩子,只有少部分的人會出現發炎現象,甚至少數息肉出血會造成患者解黑便、或者因息肉太大而造成幽門阻塞,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不過,這些在臨床上相當罕見,無須過度擔心。

 胃息肉可分良性與惡性,但以良性居多,若是切片報告顯示為增生性息肉或胃底腺息肉時,為本質良好的息肉,成長速度緩慢,只要定期追蹤即可。

 胃息肉多數屬於多發性,臨床上會考量是否有切除的必要,大多數是不需要處理,但如果大小超過2公分以上,擔心會有癌化的風險,會建議切除較好。

一般小於2公分以下的息肉,通常可利用胃鏡成功切除,除非是息肉的位置生長在胃鏡難以觸及的死角,或者息肉太大、患者年齡過大、或有出血、穿孔風險時,才建議由外科醫師以開刀切除。

 部分大腸息肉與大腸癌有關 根據國民健康署最新出爐的2012年癌症登記報告中顯示,發生人數最多的十大癌症中,以大腸癌共1萬4965人罹癌居首位,且七度居冠,更較2011年發生人數增加878人(增加6%),也蟬聯發生人數增加最多的癌症,大腸癌對國人的威脅著實不可小覷。

 對於腸息肉,許多人都有疑問,是不是所有腸息肉都有癌變的可能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