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標靶治療 | 小細胞肺癌標靶

「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種,常會產生過量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促成癌症的快速生長、轉移與抗藥性,患者的病況因而迅速惡化。

艾瑞莎是 ...衛教資訊HealthEducationInformation首頁衛教資訊衛教單張肺癌的標靶治療衛教資訊衛教資訊衛教單張衛教影片衛教講座肺癌的標靶治療文章分享首頁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Line肺癌的標靶治療非小細胞肺癌包含了「腺癌」、「鱗狀細胞癌」、「大細胞癌」以及「支氣管肺泡肺癌」等。

「非小細胞肺癌」常會產生過量的「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促成癌症的快速生長、轉移與抗藥性,患者的病況因而迅速惡化。

 艾瑞莎「艾瑞莎Iressa」(AstraZeneca,ZD1839.或gefitinib)是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pidermalgrowthfactorreceptor,EGFR)的抑制劑,主要攻擊的「標靶」就是肺癌細胞過多的EGFR,使它失去刺激癌細胞增長、轉移與抗藥性的惡性轉化能力,達到治療效果。

 「艾瑞莎」不能完全殺死癌細胞。

「艾瑞莎」正確來說是「酪胺酸脢」活性抑制劑,因為EGFR本身除了是接受器之外,還具有酪胺酸脢活性;「艾瑞莎」可以拮抗EGFR上面的酪胺酸脢ATP結合區,造成癌細胞膜之生長訊息,不會往癌細胞內(細胞核)傳遞,達到「抑制」或「緩和」癌細胞生長的作用。

EGFR主要存在於腫瘤細胞。

身體的正常細胞由於沒有過多的此種受體,幾乎不會受到攻擊,因此「艾瑞莎」比傳統化療藥物減少許多副作用(白血球、血小板不易降低,也不易貧血、嘔吐、掉頭髮);所以使用「艾瑞莎」會比較有「標靶」的療效。

EGFR基因突變幾乎都是集中發生在腺癌中,突變率甚至高達55%。

肺腺癌是國人肺癌中最常見的(男性佔40-50%,女性接近70%),而且研究也指出肺腺癌與「抽煙」較無關連。

 「艾瑞莎」Iressa療效「艾瑞莎」對東方人、女性、非小細胞肺腺癌、不抽菸的病患最有效;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對於「EGFR有突變」的病患服用艾瑞莎更有效。

在歐美的非小細胞肺腺癌的病患大概只有<10%的病人有EGFR的突變,約為東方人的1/3,所以東方人使用「艾瑞莎」的效果會比西方人有效。

一般而言,帶有「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無論是接受「艾瑞莎」標靶治療或者是卡鉑(carboplatin)或太平洋紫杉醇(paclitaxel)化療,在整體生存期方面均有較佳的反應,要比那些不帶此突變的病患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有些病患的症狀可獲得迅速的「緩解」,甚至在「艾瑞莎」治療約一星期後即產生顯著的效果。

超過40%的病患一般在服藥兩週之內,癌症相關症狀會改善。

快者幾天之內,看到食慾、咳嗽、呼吸困難、疼痛或體能狀態的改善。

「艾瑞莎」作為第一線治療有較佳的「耐受性」;並能獲得較好的生活品質,可延長「無疾病惡化」存活期。

相關的研究大都認為出現服用「艾瑞莎」數週內出現皮疹的患者,似乎有比較好的反應率(腫瘤縮小一半以上的機會),皮疹愈嚴重的病人療效愈好,存活可能愈久。

但是如服用「艾瑞莎」一個月後,卻無法從胸部或其他部位的X光和電腦斷層的影像,看到腫瘤陰影減少,即代表「艾瑞莎」非常可能無效,建議是停用,考慮下一階段治療。

 副作用「艾瑞莎」副作用很低,依序常見的是皮疹(近五成)、腹瀉(四成)、皮膚乾癢(三成)、肝功能異常(兩成)、噁心(一成),但程度多半輕微。

因副作用必須減量或停藥的患者僅 3%左右。

大部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病人,常會伴隨有明顯症狀。

針對已經先前做過第一線或第二線化學治療,卻有顯著毒性的晚期肺癌病患而言,就更需要有效且耐受性佳的治療;這時「艾瑞莎標靶治療」也是首選方法。

「艾瑞莎」在治療「晚期肺癌」上,部份病人其「治療預後」可能與一般化療相仿,沒有優勢。

 「艾瑞莎」的抗藥性通常在肺癌沒有惡化的情況下,患者可連續服用「艾瑞莎」數月、甚或數年。

儘管每天都服用,但還是有不少病患半年左右,產生「抗藥性」,而腫瘤又逐漸長大惡化。

「艾瑞莎」或erlotinb的臨床效果,受限於後天的「抗藥性」之發生,例如gatekeeperT790residue(T790M)或METoncogene之突變,所有臨床阻抗性病患中,半數有T790M。

就如細菌的抗藥性,不管是使用化療(藥劑、單株抗體)、放療,腫瘤細胞遲早會產生抵抗力,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