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尿毒-林水龍 | 尿毒症死亡

以及死亡。

可怕的尿毒症. 每當我向病患解釋他得的是尿毒症,必須接受透析治療( ... 不要尿毒 作者:林水龍醫師尿毒症       當腎臟受到傷害以至於無法適當調整身體狀況,出現胃口不佳、想吐、蒼白、瘀青、水腫、倦怠等症狀時,那就是得了尿毒症。

更嚴重的情況包括腸胃出血、肺部水腫、心臟衰竭、神智不清、甚至昏迷不醒、以及死亡。

可怕的尿毒症       每當我向病患解釋他得的是尿毒症,必須接受透析治療(即洗腎)時,絕大多數的病患或家屬就像聽到死刑宣判般的震驚與絕望,因為任何人都覺得尿毒症真可怕!       其實不管罹患任何疾病都不會像得到傷風感冒般地讓人泰然處之,何況是得到尿毒症。

縱使在進入資訊這麼發達的e世紀,任何人聽到自己或家屬得到尿毒症時,一定都很難接受。

這種反應可以有很多的解釋,但最重要的是尿毒症真的很可怕,因為它會危及生命,而且往往走得不是很好看。

尿毒症不是絕症       如果不接受治療,尿毒症就是絕症。

相反地,如果接受治療,尿毒症就可以不是絕症。

有些尿毒症病患可以完全恢復,但有些病患需長期且規則的透析。

到底那些人的尿毒症可以恢復?一般而言,敗血症、休克、有毒藥物傷害等造成的急性腎衰竭所引起尿毒症,當原發病症治癒時,腎功能就有機會可以漸漸恢復;但急性腎衰竭如果經過3至6個月都沒有好轉,或者因種種病因的慢性腎病導至腎臟已萎縮到原來大小的六至七成時,定期透析治療是必須的。

只要規則透析治療與控制其他相關疾病,注意營養攝取,要如意地再生活三、四十年是可以做到的。

我寧願死,也不洗腎       聽到這個回答,讓我們更感覺尿毒症的可怕。

但這種赴死的決心往往是錯誤的觀念造成的。

如果我接受洗腎,不就告訴別人我腎虧了嗎?腎臟壞了是沒錯,但這壞了腎臟的原因跟老祖宗所說的腎虧根本八竿子打不著。

『我的事業如日中天,如果我開始洗腎不就都完了?』尿毒症跟其他疾病一樣都要治療,不同的是接受血液透析的病患每週最少必須到醫院報到三次,每次至少四個小時;接受腹膜透析的人就必須自己在家或公司定時換藥水,因此透析治療是相當耗時的,顯然必須重新調整生活型態,但這調整並不代表必須失去事業,更不值得因為拒絕洗腎而丟了性命;何況洗腎洗得越徹底,再加上適當的營養,已擁有的一切還是自己的。

所以如果醫師勸說要接受透析治療,不管你有多少的疑問,請詢問你的腎臟科醫護人員。

尿毒症的罪魁禍首       引起尿毒症發生的罪魁禍首非常多,其中包括了累積在體內的尿毒,不正常的電解質,排泄不出去的水份,不正常製造的賀爾蒙以及貧血等等。

透析治療可以幫忙排出尿毒,矯正電解質異常,排泄過多的水份,但透析治療終究無法完全取代正常的腎臟功能,所以如何預防尿毒症的發生才是最重要的。

慢性腎衰竭的原因       在台灣需長期透析治療的尿毒症病患絕大多數是糖尿病、慢性腎炎、與長期高血壓所引起。

由於這三種疾病都需長期追蹤控制,早期常被忽略,或者沒有恆心長期控制,往往在腎臟已出現病徵時又病急亂投醫,最終腎臟功能逐漸惡化至尿毒症出現。

如何早期發現腎臟病       由於腎臟功能包括水份、電解質衡定,尿毒素排泄,賀爾蒙製造等等,所以腎臟一旦受損,早期可能產生的症狀及徵候也就相當多,比如水腫、尿量減少或多尿、夜間頻尿、泡沫尿、血尿、高血壓出現或惡化等等。

到底那些症狀或徵候與病患的腎臟病可能有關,需與醫師討論及研究。

糖尿病與高血壓患者應耐心持續接受追蹤治療,尿蛋白的出現可能意味併發腎臟病;目前可以測定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可更早期診斷糖尿病病患可能併發腎病變,警示須更嚴格控制血糖與血壓。

慢性腎炎的患者常在早期毫無症狀,微量的蛋白尿可能是唯一的臨床證據。

因此定期健康檢查可能是唯一能早期發現腎炎的方法。

而家族中若有不明原因的尿毒症患者或遺傳性腎臟病(如多囊腎病),或本身已因某種疾病需接受長期治療,定期篩檢尿液是必須的,任何不正常的檢查結果都需要更進一步追查可能的原因。

如何治療慢性腎衰竭1.預防與治療慢性腎臟病的原則之一是避免不必要的藥物,必要使用時須注意可能的副作用並加以預防。

任何可能引起慢性腎病的原因都必須加以治療,如糖尿病、高血壓、腎炎、心臟病等等,唯有控制這些病因才能阻止腎病發生及惡化。

2.大多數的慢性腎病會併發或惡化高血壓,控制血壓是目前阻止或減緩腎病惡化最有效的方法。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