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的是尊重還是順從?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 | 孩子 反抗

在對老師的演講中,我會提到,去學校服務時,輔導室會幫心理師用馬克杯準備水,這時,也緊接著就問現場聽演講的老師們,「那我們會不會幫對立反抗的孩子 ...爸媽老師輕鬆教首頁>>小孩不是噩夢>>爸媽老師輕鬆教你要的是尊重還是順從?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七月29,2020王意中#小孩不是噩夢#爸媽老師輕鬆教分享至:PhotobyTaylorWilcoxonUnsplash「教官,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你這麼做的理由?」聽到這句話,剛演講完正準備離開的我在心裡鼓起掌。

對著臺上的教官,其實我也很想說:「你能不能告訴我你這麼做的理由?」只是,我沒這個高中生那麼勇敢。

演講結束,教官一站到臺上,立即對著臺下的學生們大聲喊著:「起立!動什麼動?樹懶啊!給我站好,坐下,還在講話!」同學們就這樣依教官的指令:起立,坐下,起立,坐下……當中還參雜了教官劈里啪啦的數落與責罵。

一旁的我很納悶為什麼教官如此要求,我可以理解教官在這當下展示了自己的權威,以好好管理底下的眾學生,但這樣一來,原本happyending的氣氛被弄得有些煞風景,正準備離去的我也超尷尬的。

在這起立、坐下、起立、坐下……來來回回,令人一頭霧水的情況下,當教官再一次說「坐下」時,遠遠地只見一個男同學直挺挺地站著,在四周一片坐著的學生群中,顯得相當突兀,卻也令人好奇,這個學生到底要幹麼?這位男同學很冷靜地對著教官問了一句話,「教官,你能不能告訴我們你這麼做的理由?」天啊!他真是太帥了!我不禁在心裡拍起手來。

當我們不尊重孩子,可以確定的是,也不要期待孩子會尊重我們。

#一視同仁地尊重在對老師的演講中,我會提到,去學校服務時,輔導室會幫心理師用馬克杯準備水,這時,也緊接著就問現場聽演講的老師們,「那我們會不會幫對立反抗的孩子準備水?」其實這問題根本不需要問,可以想像大部分的老師會搖頭,說:「拜託,我還幫他準備水?這個學生目無尊長、侮辱老師,我還幫他準備水?」我知道這是老師的氣話,但多少也可以理解老師的不以為然,「為什麼孩子對待老師極盡羞辱,我們卻還得以這種方式來對待他?」不過,還是會有老師願意準備,我繼續問:「通常學校會幫心理師用馬克杯裝開水,那你會用什麼杯子幫孩子裝開水?是紙杯?還是馬克杯?」關於這一點,我強烈建議老師們請一視同仁,用馬克杯。

不用擔心孩子會對你丟馬克杯;但是如果給孩子紙杯,反而要擔心他對你丟紙杯。

對立反抗孩子非常敏感,他們總是從這些細微的做法,來觀察大人對待他的友善、尊重的程度。

孩子不需要「被尊敬」,但需要「被尊重」。

#包裹在尊重裡的「順從」請想一想:自己是期待孩子「尊重」?還是期待孩子必須「順從」?尊重與順從,是兩件不同的事。

當我們期待孩子必須順從,就會非常在意他的反應是否順著我們的要求;當孩子沒有順著我們的想法,或者沒有表現得符合期待,就很容易引起我們心裡的不悅。

「尊重」這件事情,是不分長幼、不分大小,也不分位階的。

老師需要被尊重,父母需要被尊重,孩子何嘗不也需要被尊重?當我們互相尊重,我相信一定會減少彼此對立的情況。

到底該如何達到尊重?或許可以思考:我們期待對方怎麼做。

相同的道理,回到我們和孩子之間,就可以很清楚知道要怎麼樣對待孩子。

比如在家裡,要找在房間裡的孩子時,你會一邊敲著他的房門,一邊叫他的名字呢?還是先輕敲幾下,稍微等待,看孩子是否有反應,再決定要不要叫他的名字?最忌諱的做法是沒有經過孩子的同意,就貿然地直接把門打開,這不只打斷了孩子正在做的事情,以孩子的立場來講,是對他超級不尊重。

當然,你不尊重我,我也懶得尊重你。

#請孩子列出「被尊重」清單「尊重」兩個字用說的很容易,但是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被尊重?在教室裡,可以這麼做:請孩子寫下在過去的經驗裡,他曾經遇過別人什麼樣的舉動或反應,讓他自覺被尊重?尊重不同的意見,彼此將傳遞良善的對待。

「難道做為一個老師,一定要對學生低聲下氣,一定要討好他們,不能有所要求,讓學生對我們的態度變好?你覺得這樣子,老師還有尊嚴可言嗎?」一些老師提出了這個疑問,關於這個問題,老師們必須瞭解,有些事情並不是那麼極端與絕對。

讓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並不等於刻意討好孩子,這是完全不一樣的事情。

調整態度,並不等於討好;調整態度,也不等於什麼事都不去要求。

對於對立反抗的學生,該有的要求、合理的要求,都依然需要,只是要思考以什麼方式要求,孩子才會配合。

#向「外」參考範本向外參考,向外學習,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