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科名醫鄭丞傑親授!「子宮頸癌」預防全攻略! | 子宮頸癌預防

鄭醫師直言:「子宮頸癌99.9%是藉由『性接觸』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後癌化所致。

」他補充說明,一般健康的人感染HPV至少3年才會引發「癌前病變」 ...小兒保健中醫保健營養知識名醫值班室田原生活+生活智慧名人專欄公益專題田原香健康網內容,將依照最新的研究資訊隨時更新,讓您充分掌握新知!營養知識<【養宮凍齡!美女中醫師的駐顏之道!】>>回列表婦科名醫鄭丞傑親授!「子宮頸癌」預防全攻略!專訪/鄭丞傑婦科醫師說起婦科名醫鄭丞傑,你可能會浮現《醫師好辣》電視節目中談笑風生的幽默形象,也可能想起報章雜誌上一篇篇深入簡出的精闢文章,一手執筆,一手握手術刀,致力推廣醫療知識的普及,一直都是鄭醫師的行醫理念。

從30年前就開始推廣抹片檢查,對「子宮頸癌」相當有心得的鄭醫師,分享自己豐富的看診經驗,不只犀利破解民眾容易誤解的迷思,更為我們宣導子宮頸癌「預防勝於治療」的正確觀念!鄭醫師直言:「子宮頸癌99.9%是藉由『性接觸』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後癌化所致。

」他補充說明,一般健康的人感染HPV至少3年才會引發「癌前病變」(包括輕度、中度、重度的細胞癌變,以及原位癌即零期癌,細胞異常部位尚在上皮細胞,被認為是癌症前兆),若不及時處理才會變成子宮頸癌,所以HPV感染演變成子宮頸癌往往需要6~8年以上的時間。

不過近年來由於社會風氣開放,性行為年齡逐漸下降,鄭醫師觀察前來就診的患者,發現子宮頸癌年齡層雖然仍以40~60歲婦女最多見,但診斷出癌前病變的年輕族群也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鄭醫師分享診間有不少患者做了抹片篩檢,發現感染HPV非常緊張地跑來找他,以為罹患了子宮頸癌,甚至全家人抱頭痛哭失聲,他笑著解釋:「只要有在做抹片,要得子宮頸癌沒那麼簡單啦!感染HPV和罹患子宮頸癌並不能畫上等號!」原來人體「免疫力」會讓80%的HPV感染在一年內消失掉,90%在兩年內消失掉,所以即使感染HPV也不需要太過驚惶,9成都會在後續的追蹤檢查中消失。

很多人以為HPV要經過「陰道性交」才會傳染,鄭醫師分享臨床上碰到幾個處女案例,都從子宮頸抹片中檢查出HPV,因此特別提出這點迷思。

他表示經過細問發現對方是所謂的「技術型處女」,原來過去性觀念保守,為了避免破壞處女膜,寧可接受男性於私處摩擦、口交或肛交,事實上HPV不必進行性交,只要「性接觸」就能傳播,若已有過性接觸,但礙於保留處女身分而無法接受內診及抹片檢查,不慎感染了HPV,常常要等到多年後不正常出血或心血來潮做了抹片篩檢才會發現。

另外,極少數的病例有可能透過公共場所,例如廁所門把、水龍頭、馬桶,手去碰觸陰部而感染HPV。

鄭醫師回憶診間有不少患者認為子宮頸癌是性生活複雜才會罹患的「性病」,更有妻子拿來當作老公不忠的證據,回家差點鬧家庭革命!他澄清道,子宮頸癌並不是性病,會傳染的是HPV,而且當女性被檢查出子宮頸癌,通常都是10幾年前受到HPV傳染引起,除了這一生只有老公一個性伴侶,否則無法百分之百確認是由何人帶來的病毒,即使過去一次只交往一個對象,HPV只需要性接觸就能傳播,如今也很難追溯是經由哪一任前男友或者前男友的哪一任前女友所傳染,因此鄭醫師正向提醒:「與其追究責任歸屬,還不如積極配合後續治療,提高治癒率!」「這又是一個很常見的迷思。

」鄭醫師頻頻搖頭,分享當天早上接獲的困難案例,66歲婦女20年沒有性生活,從來沒有做過抹片篩檢,因陰道微量出血就醫,經過內診發現她長期缺乏荷爾蒙早已陰道沾黏,看不見子宮頸,勉強戳出一個小洞做了抹片檢查,答案出來正是「子宮頸癌」,後來麻醉下撐開沾黏,看見子宮頸,切片病理報告也證實是子宮頸癌。

鄭醫師表示,台灣健保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抹片篩檢,除了子宮頸癌外,偶爾也有機率可以發現陰道癌或子宮內膜癌,CP值相當高,但至今篩檢率僅3~5成,有一部分原因就在於很多人誤以為沒有性生活就不需要做抹片檢查,讓第一次做抹片就罹癌的結果呈現兩極化,不是癌前病變,就是已經三四期了。

他分享自己碰過子宮頸癌的確診案例,從19歲到88歲都有,強調只要「曾經」有過性行為的女性,都是子宮頸癌的「候選人」,即使已經多年沒有性行為,都應該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篩檢。

鄭醫師開心表示,今年衛福部公布的「國人十大癌症死亡率」,子宮頸癌首次掉出10名之外,顯示子宮頸癌的「預防策略」相當有成效,他也強調子宮頸癌是目前少數可以從源頭就預防的癌症,由「正常子宮頸」進展到「子宮頸癌」,中間還有「子宮頸HPV感染」、「子宮頸癌前病變」等進程,若能在各階段進行預防措施,施打子宮頸癌疫苗、定期抹片篩檢、配合HPV檢測,就能阻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