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後併發症 | 子宮復舊不全定義

產後併發症婦產部   林政曄醫師   許世正主治醫師(97年5月)聽到小寶寶呱呱落地那一刻起,媽媽們總是百感交集,一方面高興自己千辛萬苦懷胎十月總算有了代價,另一方面也開始為小寶寶編織著未來,然而媽媽們一股腦在為寶寶著想的同時,也該多注意自己,否則產後的問題可是會悄悄的找上門來。

到底產後有哪些併發症需要注意呢?產後子宮感染:又稱為子宮內膜炎,是一種細菌侵入子宮內膜、子宮肌層和子宮旁組織的感染,常見的細菌為A、B、D群鏈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厭氧菌和披衣菌等等,症狀有發燒(體溫超過38.℃)合併腹部一側或雙側壓痛,內診時會有子宮觸痛和子宮旁壓痛,另外在某些細菌感染情形下會合併有惡臭的惡露,其中發燒是診斷產後子宮感染最重要的條件。

而產後子宮感染最顯著的危險因子是好發於剖腹產後的孕婦,其他危險因子包括分娩和破水期間多次子宮頸檢查或產程延長。

在治療方面,輕微病例以口服抗生素即可,中重度感染的婦女以廣效性抗生素注射治療,約90%的病人會在48至72小時內改善,治療期間需注意其它合併症,如傷口感染、腹膜炎、膿瘍的發生,因而少數病人可能需要接受開刀治療。

子宮復舊不全:簡單說就是子宮退縮遲滯,在特定時期檢查時會發現子宮未恢復為正常大小,因而變得較大較軟,通常伴隨著惡露排出過久和子宮不規則或大量出血,常見發生原因為胎盤殘留和子宮感染。

復舊不全易於早期診斷和治療,治療方面以子宮收縮藥物為主,若伴隨子宮感染則再加上抗生素治療。

產後晚期出血:出血有時會發生在產後1至2週,通常是子宮退縮異常或是胎盤部分殘留所致,殘留的胎盤可能形成胎盤息肉,當息肉剝離時則產生大出血,治療通常是以子宮收縮藥物使子宮內殘餘組織排出並收縮止血,當藥物處理後仍持續出血時則建議接受子宮刮搔手術。

泌尿道異常:產後膀胱對尿液的張力不像懷孕前那樣敏感,再加上產後會給予催產素加強子宮收縮,而催產素含有抗利尿的作用,可能導致膀胱過度膨脹無法正常解尿,此時最好放置導尿管至少24小時,以便排空尿液讓膀胱休息,並使正常膀胱的張力和感覺得以恢復,之後接受尿管訓練至感覺恢復後,移除導尿管並協助正常排尿和檢測餘尿量,直到恢復正常為止。

乳腺炎:乳腺炎的徵兆通常為乳房腫脹,接著是畏寒或是寒顫,嚴重時會發燒加上心搏過速,乳房變硬變紅。

約有10%的乳腺炎會發展成膿瘍。

病因大多是哺乳時被嬰兒咬傷導致細菌侵入,常見細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

治療方法則是以盤尼西林和頭胞菌素類的抗生素加上乳房護理治療,通常48小時內獲得緩解,若48至72小時內未退燒,或是有腫塊產生,則懷疑有膿瘍的生成,必要時需接受外科引流治療。

看完了上述的介紹,希望能讓各位媽媽們對產後併發症有所認識,並順順利利度過產後時期,快快樂樂迎向更美滿的家庭生活。

【回本期目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