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 臨床心理師告訴你背後心理 | 鑽牛角尖 精神病

... 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

難以了解精神疾患多認為是鑽牛角尖成大醫院精神...新聞快訊最新新聞推薦新聞熱門新聞影音新聞公衛宣導新聞補給站幼兒成長青少年發展婦女疾病兩性話題慢性疾病中醫藥膳生技保健口腔衛生聽力保護懷孕心事筋骨活絡健康生活健康部落格部落格列表醫美時尚整形美容健髮護髮塑身減重美肌保養眼睛保健美例特蒐癌症百科治療新知癌症知識家標靶治療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乳癌口腔癌健康專輯健康照護 長長久久愛眼不礙眼 擺脫惡視力爸爸健康 肺常重要解封後,我想來點...女人愛美媽媽最美跟高血脂再見 就要這麼做樂活玩家休閒娛樂精神健康銀髮照護藝文資訊消費訊息開卷有益環保有機居家安全寵物樂園公益專區公益生活公益團體病友故事公益活動活動公佈欄衛教講座健康快訊推薦活動影音專區新聞快訊新聞補給站健康部落格醫美時尚癌症百科健康專輯樂活玩家公益專區活動公佈欄首頁›新聞快訊›最新新聞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 臨床心理師告訴你背後心理(2021-06-10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大眾對精神疾患常有如「一定是你想太多,想開一點就好啦!」、「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等冷眼旁觀的回應。

「當時真的撐不下去了,每天都逼自己讀完大學,但腦中都是痛苦的想法,明明是本來覺得很簡單的上課,都悶到沒辦法去,也唸不下書,更怕被發現。

」一位憂鬱症患者描述著過去的抑鬱症狀,這並不是他「沒毅力」,而是心智經歷著難以違抗的生理失調,讓原應能做到的事困難重重。

難以了解精神疾患 多認為是鑽牛角尖成大醫院精神部劉柏志臨床心理師指出,相較於身體疾患,大眾對精神疾患常有如「一定是你想太多,想開一點就好啦!」、「會得精神疾病,是因為不知足!」等冷眼旁觀的回應。

這是因為難以了解精神疾患外顯行為的背後原因,難以了解患者的情緒困擾或問題行為,並非只是鑽牛角尖或不肯努力。

精神疾病牽制腦、生活 心理衡鑑推測病因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表示,精神疾病是一種牽涉腦部功能和生活方式的系統疾病,有其腦部病理,且和生活表現交織複雜的關係。

雖難依據單一簡約的檢查或描述做出診斷判斷,但臨床心理師能藉由「心理衡鑑」,應用行為觀察、會談、標準化心理測驗工具等,考量主觀症狀及客觀徵象,釐清推測可能的病理,在互動中檢視各種因素,形成醫療角度理解。

心理治療 讓受傷的心靈能被療育依據心理衡鑑形成的理解,接著會針對患者的病況進行「心理治療」,如:聚焦問題應對方法的認知或行為治療,或聚焦生活態度重塑的精神動力、人本與現實治療等。

劉柏志臨床心理師說明,在治療中的強心健腦練習、及抒發回饋思辨中,逐步培養合宜的生活技能、拼湊安適的生活態度。

健康醫療網:https://m.healthnews.com.tw/news/article/50134加入【健康醫療網】,天天關注您健康!LINE@ID:@healthnews訂閱【健康愛樂活】影音頻道,閱讀健康知識更輕鬆關鍵字:成大醫院.精神部.劉柏志.臨床心理師.心理治療.心理衡鑑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