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效果比较 | 淋巴管瘤復發

以往认为手术是LM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易留下瘢痕,且较大的瘤体需植皮,术后易并发淋巴漏、病灶复发、切口感染、积液,亦有可能损伤邻近血管和神经等。

近年来 ...快速检索引用检索图表检索高级检索首页期刊介绍编委会投稿指南期刊订阅期刊导读下载中心广告合作联系我们English最新录用当期目录过刊浏览阅读排行下载排行引用排行版权转让协议论文模板单位介绍信模板《医药导报》青年编委申请表医药导报,2019,38(3):348-350doi:10.3870/j.issn.1004-0781.2019.03.014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效果比较*张朋1,,赵成鹏1,王晓晖2,1.郑州大学附属医院、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小儿外科,南阳4730002.河南省人民医院小儿外科,郑州450003通讯作者王晓晖(1979-),男,河南郑州人,副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小儿外科。

ORCID:0000-0002-1652-4402,电话:0371-87160331,E-mail:[email protected]

作者简介张朋(1980-),男,河南南阳人,主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小儿外科。

ORCID:0000-0002-6637-1969,电话:0377-61660111,E-mail:[email protected]

基金资助:2017年度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702168)中图分类号:R979.1;R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0781(2019)03-0348-03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案治疗小儿淋巴管畸形的效果。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将183例淋巴管畸形患儿按瘤内注射药物分成两组,A组96例,B组87例。

A组将注射用平阳霉素8mg用0.9%氯化钠注射液8mL稀释,按平阳霉素0.2~0.3mg·kg-1+2%盐酸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混合。

1mL皮试针头在彩超引导下穿刺,抽尽淡黄色淋巴液,彩超显示无液性暗区后,将混合药物注入瘤体。

每个月注射1次,4个月为一个疗程,平阳霉素总剂量不超过5mg·kg-1。

B组将A群链球菌制剂1KE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10mL,按A群链球菌制剂(初次剂量不超过2KE,再次注射每次不超过3KE)+2%盐酸利多卡因2mL+地塞米松5mg混合,注射方法同A组。

评价两种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两组有效率、治愈率、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微囊型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

结论A群链球菌制剂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淋巴管畸形疗效相当,但A群链球菌制剂注射治疗微囊型淋巴管畸形有效率优于平阳霉素。

关键词:平阳霉素;A群链球菌制剂;淋巴管畸形/儿童Abstract:淋巴管畸形(lymphaticmalformation,LM)是一种常见先天性脉管畸形,多见于儿童,成人罕见。

可以发生在全身任何部位,主要以淋巴系统所在区域最为常见,颈部发病率最高,约占75%,腋下20%,腹股沟、纵隔、腹膜后次之,躯干及四肢最低[1]。

目前,LM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除、激光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等。

以往认为手术是LM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易留下瘢痕,且较大的瘤体需植皮,术后易并发淋巴漏、病灶复发、切口感染、积液,亦有可能损伤邻近血管和神经等[2]。

近年来抗生素类抗肿瘤药物(常用药有平阳霉素及A群链球菌制剂[3])瘤内注射治疗LM取得较大进展。

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我科2011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LM患儿病历资料,比较A群链球菌制剂(沙培林)和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LM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依据典型临床症状,结合超声、诊断性穿刺及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辅以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及活检。

纳入标准:①巨囊型和混合型LM;②家长拒绝手术并要求药物注射治疗的微囊型患儿;③术后复发患儿。

排除标准:①病灶较小,位置较好可完全切除;②有症状的微囊型LM;③硬化治疗后仍有症状的巨囊型及混合型LM;④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⑤对外观影响较大。

共纳入LM患儿183例,根据瘤内注射药物不同分成两组,A组(平阳霉素组)96例,B组(A群链球菌制剂组)87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表1表1两组患儿一般资料$\bar{x}$±s项目例数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