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蛔蟲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蛔蟲治療

(1)膽道蛔蟲症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驅蟲、控制感染及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驅蟲最好選用蟲體肌肉麻痺驅蟲藥。

內科治療持久不緩解 ...疾病百科疫情謠言兩性健康最新文章專家問答急救常识搜索首頁疾病百科小兒蛔蟲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小兒蛔蟲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By醫學網·2020-01-0200:00人蛔蟲亦稱似蛔線蟲,簡稱蛔蟲。

蛔蟲病是兒童最常見的寄生蟲病之一。

成蟲寄生於人體小腸,可引起蛔蟲病,幼蟲能在人體內移行引起內臟移行症。

兒童由於食入感染期蟲卵而被感染,輕者多無明顯症狀,常可影響孩子的食慾和腸道的消化、吸收功能,妨礙孩子的生長髮育,異位寄生蟲可導致膽道蛔蟲症、腸梗阻等嚴重併發症,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檢查1.病原學檢查:糞便塗片法或鹽水浮聚法可較容易查到蟲卵。

近年來常用改良加藤法。

該法蟲卵檢出率較高。

B超和逆行胰膽管造影有助於異味蛔蟲症的診斷。

2.血常規:幼蟲移行時引起的異味蛔蟲症及併發感染時血液白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蛔蟲性腸梗阻以兒童為多見,腹部的條索狀包塊,結合放射學檢查有助於診斷。

由於蛔蟲產卵量大,採用直接塗片法,查一張塗片的檢出率為80%左右,查3張塗片可達95%。

對直接塗片陰性者,也可採用沉澱集卵法或飽和鹽水浮聚法,檢出效果更好。

診斷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徵、有排蛔蟲或嘔吐蛔蟲史、糞便塗片查到蛔蟲卵即可確診。

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高,有助於診斷。

若出現上述併發症時,需與其他外科急腹症鑑別。

1.驅蟲治療(1)甲苯咪唑是治療蛔蟲病的首選藥物之一,為廣譜驅蟲藥,能殺滅蛔蟲、蟯蟲、鉤蟲、鞭蟲等。

副作用小,偶見胃腸不適、腹瀉、嘔吐、頭痛、頭昏、皮疹、發熱等。

亦可用複方甲苯咪唑。

(2)枸櫞酸哌嗪安全有效的抗蛔蟲和蟯蟲藥物,阻斷蟲體神經肌肉接頭衝動傳遞,使蟲體不能吸附在腸壁而隨糞便排出體外,麻痺前不興奮蟲體,適用於有併發症的患兒。

毒性低,大量時偶有噁心、嘔吐、腹痛、蕁麻疹、震顫、共濟失調等,肝腎功能不良及癲癇患兒禁用。

在腸梗阻時,最好不用,以免引起蟲體騷動。

(3)左旋咪唑為廣譜驅腸蟲藥。

口服吸收快,由腸道排洩,無蓄積中毒。

對鉤蟲、蟯蟲也有效。

副作用有頭痛、噁心嘔吐、腹痛,偶有白細胞計數減少、肝功損害、皮疹等,肝腎功能不良者慎用。

(4)阿苯達挫廣譜殺蟲劑。

<2歲禁用。

2.併發症的治療(1)膽道蛔蟲症治療原則為解痙止痛、驅蟲、控制感染及糾正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驅蟲最好選用蟲體肌肉麻痺驅蟲藥。

內科治療持久不緩解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2)蛔蟲性腸梗阻不完全性腸梗阻可採用禁食、胃腸減壓、輸液、解痙、止痛等處理,疼痛緩解後可予驅蟲治療。

完全性腸梗阻時應即時手術治療。

(3)蛔蟲性闌尾炎或腹膜炎一旦診斷明確,應及早手術治療。

蛔蟲是寄生在人體腸道內最大的線蟲,雌雄異體,形似蚯蚓,活蟲略帶粉紅色或微黃色。

成蟲寄生於人體小腸,以腸內容物為食物,雌蟲每天排卵可多達20萬個,隨糞便排出的蛔蟲卵在適宜環境條件下5~10天發育成熟即具感染性。

蟲卵被吞食後,幼蟲破卵而出穿人腸壁通過門靜脈系統迴圈移行至肝臟,經右心進入肺泡腔,沿支氣管、氣管到咽部,又重新被吞嚥至小腸並逐步發育成熟為成蟲。

在移行過程中幼蟲也可隨血流到達其他器官,—般不發育為成蟲,但可造成器官損害。

成蟲有向別處移行和鑽孔的習性,可引起膽道蛔蟲症、蛔蟲性腸梗阻,一旦阻塞氣管、支氣管可造成窒息死亡,亦可鑽入闌尾或胰管引起炎症。

自人體感染到雌蟲產卵需60~75天,雌蟲壽命為1~2年。

蛔蟲病患者是主要的傳染源,由於雌蟲產卵量極大和蟲卵對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強,蟲卵可在泥土中生存數月,在5℃~10℃可生存2年仍具感染力。

感染性蟲卵汙染食物或手經口吞人是主要的傳染途徑,蟲卵亦可隨飛揚的塵土被吸人嚥下。

人蛔蟲病是世界上流行最廣的人類蠕蟲病,據WHO估計全球有13億患者,兒童特別是學齡前兒童感染率高。

我國約有5.31億人感染,平均感染率為46.99%,最高達71.12%。

由於在全國學校貫徹腸道感染綜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