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快來了,你憂鬱了嗎? 談季節性情緒失調 | 情緒失調

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簡稱SAD,是因天氣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情感障礙或情緒失調,通常發生於秋季末和冬季,也就是當白天越來越短,​ ...冬天快來了,你憂鬱了嗎?──談季節性情緒失調因天氣變化而產生的情緒失調,常發生於秋末和冬季最近幾天,台北開始有秋天冬天的感覺了,天氣涼涼冷冷的,偶爾還會夾雜著細雨,天色暗得比之前(9月開學的時候)更早也更快了;再加上可能連著1-2周正籠罩在期中考和報告海的壓力之下,整個人心情都開心不起來。

甚至因為心情的低落、活動力也變差,或是明顯地覺得自己不愛跟別人互動、莫名的心情很糟糕,或是情緒大起大落,簡單來說就是整個人都不對勁。

如果平常更敏感於自己身心狀態的人,可能會發現之後放個寒假、過個農曆新年後,這渾身不對勁的心情狀態,會隨著春天的越來越接近而改善。

說到這裡,也許你發現了季節轉變好像是這個不對勁的關鍵。

沒錯!最早由諾曼.羅森塔(NormanRosenthal)博士將這種隨著季節變化的情緒失調稱作「冬季憂鬱/冬季沮喪」(winterblues)。

季節性情緒失調(SeasonalAffectiveDisorder),簡稱SAD,是因天氣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情感障礙或情緒失調,通常發生於秋季末和冬季,也就是當白天越來越短,黑夜越來越長的季節,因此,國外經常把它俗稱為「冬季憂鬱」(winterblues)。

「冬季憂鬱症」這個詞,其實是一種相對溫和形式的SAD,大多數的SAD患者(成年人較常見)在一年的大部分時間中,都有良好的健康狀態,但冬季會明顯感覺到自己有憂鬱的症狀,如:憂鬱、渾身無力、疲倦、沒精神/興趣減低、體重增加、社交退縮、睡眠品質不佳等。

在春季,隨著日照時間的增加,「冬季憂鬱」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不過有些人會出現與憂鬱相反的症狀,如狂躁、失眠、焦慮、渾身不舒服、坐立不安、情緒大起大落等。

春夏躁動、冬天憂鬱的現象很普遍,不少人也有自己特有的「季節性情緒失調」規律。

季節性情緒失調的原因,可能與日照有關其實在季節轉換時,許多人的生活適應力會減弱,雖不知季節性情緒失調的真正原因為何,不過醫界共識是與日照有關。

當夏季進入秋冬時,日照減少,陽光較弱,人體內的生物時鐘因而失去平衡,降低了調節人類心情的腦中血清素濃度,同時也減低了控制睡眠及情緒的褪黑激素濃度。

統計發現,季節性情緒失調在全世界的盛行率約為4%至10%。

一般來說,高緯度國家、四季越分明的地區會越明顯,例如美國的盛行率從南到北約為1.4%至9.7%;越靠近赤道的地區盛行率越低,例如菲律賓的盛行率為零。

一般人在冷冷的冬天,多少都會有不想參加戶外活動、社交或覺得懶洋洋的感覺。

但,如果憂鬱的狀況影響了正常生活功能,必要時還是得尋求醫師的協助。

如,連續兩周以上強烈地感覺到自己的心情惡劣、睡眠或飲食習慣改變、從社交生活退出,原本喜歡的娛樂通通不想做了,便是向醫師尋求協助的時機。

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同學、朋友家人,情緒經常受季節的影響,除了多給予同理陪伴支持,增加戶外活動、多曬曬太陽,更需要適時地尋求專業的協助或就醫。

漸漸變冷的天氣,日夜溫差大,更是需要注意且關心自己與身邊親友的心情保暖,別讓情緒感冒了!<文/許伶楓諮商心理師;圖/溫蒂、吳秉訓>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