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家中長輩【髖部骨折】!決定手術前,您需要知道的5件事 | 髖骨裂

【骨質疏鬆】糟了!家中長輩【髖部骨折】!決定手術前,您需要知道的5件事凡哲72歲的媽媽躺在急診,照X光發現髖部骨折,唯一可以處理骨折的方法就是手術固定或更換人工關節。

接到這個消息,他非常震驚,開始思考是否有其他的解決方案。

他在想:「年紀這麼大了,活動需求沒有那麼大,應該不需要開刀吧?」「在家休息骨頭會不會自己長好?」「年紀大開刀風險高,應該是不要開刀比較好?」髖部骨折大多須要手術年紀大,可能身體狀況也不是很好,手術麻醉風險的確很高,手術這件事的確要謹慎考慮。

大多數的患者和家屬一開始都是希望能用較保守的方式來處理。

但是經過骨科醫師解釋後,約有九成五的家屬會決定安排手術。

決定暫緩手術的人,回家後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很快又把患者帶來醫院,因為實在是太難照顧了。

髖部骨折後,一動就遽痛,連翻身都很困難。

想要試著「保守治療」,讓患者臥床等骨頭自己長,其實比想像中困難許多。

臥床的人為了避免褥瘡,至少每兩個小時要翻身一次,每天要擦澡至少也得全身都翻一次,更不用說需要大小便的時候了。

照顧者每次看到患者痛苦的表情,很快就會不忍心,又帶回醫院安排手術。

因為有一種狀況比「手術麻醉死亡」更恐怖的事,那就是「生不如死」。

手術風險包含死亡的風險髖部骨折的固定手術或是髖關節置換手術並不是很困難的手術,大多一個小時內可以完成。

主要的風險來自年紀大、身體狀況不佳、各器官機能都開始衰退。

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病史在髖部骨折患者身上很常見。

這樣的身體狀況,人在家中坐就有可能會心臟病、中風發作了,何況是接受手術。

髖部骨折後一年內死亡率可以高達20%,這種死亡當然也可能發生在手術中或住院中。

有時會遇到決定不開刀的病患,在門診回診時,家屬會說:「急診看的醫師說因為風險太高,醫師不敢給他開刀。

」實情大多不是這樣子。

醫師不碰的不是「風險高的病人」,而是「無法理解風險的家屬」。

處理髖部骨折要冒險,手術後又難照顧,屬於吃力不討好的事。

如果家屬一再希望保證不出事,不能接受風險,醫師當然也只好請家屬回家再考慮考慮。

說到髖部骨折的手術風險,總結來說,就是有「死亡風險」。

手術前先檢查身體狀況雖然剛剛說手術風險很高,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安排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來做手術。

手術前的全身檢查是一定必要的。

抽血驗血球、血紅素、凝血功能、血糖、肝腎功能,再加上心電圖、胸部X光是基本。

如果年紀大,曾經有心臟病、心衰竭,要考慮心臟超音波檢查。

肺功能不佳,有肺病會喘,可能需要肺功能檢查。

真的狀況很不好,需要事先安排加護病房床位。

如果沒有特殊狀況,儘早安排手術可以減輕疼痛,早期恢復。

但若身體有狀況急需處理,還是把身體狀況調整一下再手術會比較安全。

治療目標是改善生活品質手術的第一目標要放在「減輕疼痛,改善生活品質,便於照顧」。

至於未來的活動,就要看患者的體力和身體狀況而定了。

根據統計,有九成以上的患者在手術後都無法恢復到原來的行動能力,也就是說,原本走路就很慢,拿拐杖的人,未來可能需要使用助行器。

原本使用助行器的患者,未來不但要拿助行器,旁邊還需要有人看護。

原本每天只有走幾步路的人,未來可能只能坐輪椅了。

如果身體狀況已經不佳,或是有失智的現象,卻期望能在手術後身手矯健、獨立生活,那是不切實際的。

復健是恢復行動力的關鍵若手術順利,也沒有產生併發症,通常5天左右就可以出院。

但出院後仍需要專人照顧,短期內無法獨立生活。

活動能力能恢復到什麼程度,和手術後的復健期很有關係。

患者需定期回診照X光,看看骨頭恢復的程度,並且接受骨質密度檢查、治療骨質疏鬆。

復健的內容要著重在走路、步態的穩定,避免再次跌倒。

復健的過程需要患者能配合清楚的指令,例如哪一腳先踩出去,在骨折癒合前下肢只能部分承重等。

如果有失智的現象無法配合,復建進度就會比較緩慢。

通常這些復健活動需要物理治療師長時間的指導,可惜目前健保的復健很難做到這樣。

髖部骨折絕對不是只有骨頭裂開來這麼簡單。

手術風險高,又會增加許多經濟、時間的負擔。

一旦發生髖部


常見健康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