瘧疾 | 疟疾读音

瘧疾(讀音:nüè ji,英文:Malaria)俗稱打擺子,是一種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中醫稱「正瘧」、溫瘧。

臨床以周期性寒戰、發熱、 ...瘧疾跳轉到:導航,搜索A+醫學百科>>瘧疾蚊蟲傳染瘧疾(讀音:nüèji,英文:Malaria)俗稱打擺子,是一種經按蚊叮咬而感染瘧原蟲所引起的蟲媒傳染病。

中醫稱「正瘧」、溫瘧。

臨床以周期性寒戰、發熱、頭痛、出汗和貧血、脾腫大為特徵。

兒童發病率高,大都於夏秋季節流行。

瘧原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

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

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

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

瘧疾是由瘧原蟲引起的寄生蟲病,於夏秋季發病較多。

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病,並且容易流行。

目錄1症状2病理2.1病原學2.2流行病學2.3發病原理與病理改變3臨床診斷3.1臨床表現3.2瘧疾併發症3.3其它瘧疾3.4實驗室檢查3.5診斷3.6鑒別診斷4治療5預防6保健7中醫對瘧疾的認識8參看症状典型的瘧疾多呈周期性發作,表現為間歇性寒熱發作。

一般在發作時先有明顯的寒戰,全身發抖,面色蒼白,口唇發紺,寒戰持續約10分鐘至2小時,接著體溫迅速上升,常達40℃或更高,面色潮紅,皮膚乾熱,煩躁不安,高熱持續約2~6小時後,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後體溫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經過一段間歇期後,又開始重複上述間歇性定時寒戰、高熱發作。

嬰幼兒瘧疾發熱多不規則,可表現為持續高熱或體溫忽高忽低,在發熱前可以沒有寒戰表現,或僅有四肢發涼、面色蒼白等症状。

嬰幼兒瘧疾高熱時往往容易發生驚厥。

治療瘧疾應採用抗瘧原蟲藥物,如氯喹、奎寧、青蒿素等。

瘧疾仍然是當今人類的最大殺手之一。

「瘧疾」一詞在拉丁語中的含義是「壞的空氣」,甚至古羅馬人就意識到應避開某些沼澤地區的瘴氣。

但是,瘧疾並不是由帶病菌的空氣、而是由不流動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正如羅納德.羅斯在1892年懷疑的那樣。

在瘧疾患者體內發現了一種大小如紅細胞的寄生蟲。

它是如何侵入人體的?羅斯設法追蹤這種寄生蟲的生活史。

它先存在於蚊子的胃內。

在那兒繁殖後,這的幼蟲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內。

當蚊子叮人時,唾液中的寄生蟲隨之進入人體的血液中。

幾周之後,被感染的人就會出現瘧疾特有的發熱和寒戰而病倒。

這種發熱呈一過性,並且反覆發作。

羅斯的研究並沒有治癒瘧疾。

一旦找到瘧疾的病因,人們就能夠設法消滅在沼澤里繁殖的蚊子。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用來使這的卵健全成長。

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會傳播瘧疾。

瘧疾現在幾乎已經在城市和城鎮內絕跡的,但仍然流行於許多農村地區,特別是非洲,拉丁美洲和東南亞地區的農村。

奎寧是最古老的治療瘧疾的藥物。

作為唯一有效的藥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

預防仍然是對付瘧疾最好武器。

如今在瘧疾流行的地區旅遊,當有蚊子出沒時,人們應該服用抗瘧藥,並使驅蚊劑來避免蚊子的叮咬。

 瘧疾(malaria)又名打擺子,是由瘧原蟲經蚊叮咬傳播的污染病。

臨床上以周期性定時性發作的寒戰、高熱、出汗退熱,以及貧血和脾大為特點。

因原蟲株、感染程度、免疫狀況和機體反應性等差異,臨床症状和發作規律表現不一。

瘧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遠在公元2000年前《黃帝內經.素問》中即有《瘧論篇》和《刺論篇》等專篇論述瘧疾的病因、症状和療法,並從發作規律上分為「日作」、「間日作」與「三日作」。

然而,直到1880年法國人Laveran在瘧疾病人血清中發現瘧原蟲;1897年國人Ross發現蚊蟲與傳播瘧疾的關係,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瘧疾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地,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目前仍有92個國家和地區處於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發病人數為1.5億,死於瘧疾者愈200萬人。

我國解放前瘧疾連年流行,尤其南方,由於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

解放後,全國建立了瘧疾防治機構,廣泛開展了瘧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瘧疾的發病率已顯著下降。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