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 | 登革熱

登革熱透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

當登革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會帶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 ...Skiptocontent登革熱登革熱2018年8月22日按此瀏覽登革熱專題網頁病原體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此病毒經由蚊子傳播給人類。

登革熱常見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例如在鄰近的多個東南亞國家,登革熱已成為一種風土病。

登革熱病毒共有四種不同血清型,每一型均可引致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又稱為登革出血熱)。

病徵登革熱的病徵包括高燒、嚴重頭痛、眼窩後疼痛、肌肉及關節痛、噁心、嘔吐、淋巴結腫脹以及出疹。

有些人在感染登革熱病毒後,可以沒有明顯的病徵,有些人則只會有發熱等輕微病徵,例如兒童發病時或會出現一般性的發熱症狀及出疹。

第一次感染登革熱的病情一般都較輕,病癒後對該血清型病毒會產生終生免疫能力,但對其他三種血清型病毒只有部分和短暫的交叉免疫能力。

若隨後感染其他血清型的登革熱病毒時,出現重症登革熱的機會則較高。

重症登革熱是一種由登革熱所引起的併發症,病情比較嚴重,可導致死亡。

重症登革熱的患者初時會出現發高燒、面部發紅,以及與登革熱相關的一般病徵。

高溫可持續2-7天,而體溫甚至高達攝氏40-41度。

及後,患者或會出現一些預警症狀,例如嚴重腹痛、持續嘔吐、呼吸急促、乏力、煩躁不安,和出血的症狀,例如皮膚出現瘀斑、鼻或牙齦出血、甚或內出血等。

最嚴重的情況會導致血液循環系統衰竭、休克及死亡。

傳播途徑登革熱透過帶有登革熱病毒的雌性伊蚊叮咬而傳染給人類。

當登革熱患者被病媒蚊叮咬後,病媒蚊便會帶有病毒,若再叮咬其他人,便有機會將病毒傳播。

此病並不會經由人與人之間傳播。

近年在本港並未有發現主要傳播登革熱的埃及伊蚊,但同樣可傳播登革熱的白紋伊蚊卻屬於常見的蚊品種。

潛伏期潛伏期為3-14天,通常為4-7天治理方法目前並沒有針對登革熱及重症登革熱的治療。

患有登革熱的人士一般都會自行痊癒,而症狀療法可助紓緩不適。

重症登革熱患者則須接受適時的支援性治療,而治療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血液循環系統的運作。

只要有適當與及時的診治,重症登革熱的死亡率不足百分之一。

預防方法目前沒有預防登革熱的疫苗在本港獲註冊。

在本港預防登革熱的最佳方法是清除積水,防止蚊子滋生,以及避免被蚊子叮咬。

預防蚊子傳播的疾病的方法穿著寬鬆、淺色的長袖上衣及長褲,並於外露的皮膚及衣服塗上含避蚊胺(DEET)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採取其他關於戶外的預防措施:避免使用有香味的化妝品或護膚品依照指示重複使用昆蟲驅避劑出外旅遊須知:如果打算前往相關疾病流行的地區或國家,應在出發前六星期或更早諮詢醫生,並採取額外的預防措施,避免受到叮咬。

如到流行地區的郊外旅行,應帶備便攜式蚊帳,並在蚊帳上使用氯菊酯(一種殺蟲劑)。

切勿將氯菊酯塗在皮膚上。

如感到不適,應盡早求醫。

科學研究顯示即使沒有病徵或尚未出現病徵的感染者被蚊叮咬,也有機會把病毒傳給蚊子,繼而造成進一步傳播。

因此,旅遊人士從受影響地區回來後14天内須繼續使用昆蟲驅避劑作為防蚊措施。

若感到身體不適,如發燒,應盡快求醫,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

防止蚊蟲滋長防止積水每星期為花瓶換水一次避免使用花盆底盤緊蓋貯水器皿確保冷氣機底盤沒有積水把用完的罐子及瓶子放進有蓋的垃圾箱內避免蚊蟲滋生應妥善存放食物及處理垃圾孕婦及6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以使用含避蚊胺成分的昆蟲驅避劑。

如兒童前往蚊傳疾病流行的國家或地區而有機會被蚊叮咬,兩個月或以上的兒童可使用濃度上限為30%的避蚊胺。

關於使用昆蟲驅避劑的詳情和須注意的要點,請參閱「使用昆蟲驅避劑的注意事項」。

有關更多防治蚊子滋生的資料,請瀏覽食物環境衞生署網頁:http://www.fehd.gov.hk/tc_chi/pestcontrol/handbook_prev_mos_breeding.html其他語言印尼文版BahasaIndonesia菲律賓文版Tagalog泰文版ไทย印度文版हिन्दी尼泊爾文版नेपाली巴基斯坦文版اردو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