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精蟲症有子望---顯微睪丸取精術 | 取精手術後遺症

37歲的李先生,三年前因不孕症至本院求診,經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非阻塞性無精蟲症。

因此接受睪丸取精手術,取得精蟲後配合人工生殖技術( ...>>健康資訊無精蟲症有子望---       顯微睪丸取精術泌尿科吳建穎醫師2015/01/01  37歲的李先生,三年前因不孕症至本院求診,經一系列檢查後診斷為非阻塞性無精蟲症。

因此接受睪丸取精手術,取得精蟲後配合人工生殖技術(單一精蟲卵細胞質內注射),妻子順利產下健康男寶寶。

此次前來就診仍是無精蟲症,因此接受第二次取精手術,但術中發現睪丸組織嚴重萎縮,傳統取精手術難以順利取得精蟲。

  李先生本身是「非阻塞性無精蟲症」,原本睪丸體積就較小,又因為先前接受過睪丸取精手術,故再次接受手術時,睪丸組織較前次更為萎縮退化。

李先生接受「顯微睪丸取精手術」之後,順利找到少部分仍有造精功能的睪丸組織,取得足夠的精蟲來進行人工生殖。

  男性不孕的原因很多,台灣研究顯示最常見的原因前六名為:原因不明、精索靜脈曲張、隱睪症、抗精蟲抗體、克氏症候群(染色體異常47XXY)、以及性功能或射精功能障礙。

需要接受不孕症評估的時機為男女伴侶經規律無避孕之性生活一年,仍未能懷孕者。

但若已有跡象懷疑男性可能不孕或存在危險因子(例如隱睪症),則應提早評估之時機。

此外女性生育能力會隨年齡下降,建議在35歲以前完成生育規劃。

一般評估的項目包括病史詢問、理學檢查以及精液分析。

醫師會視情況需要加做荷爾蒙檢查、超音波檢查、精蟲特殊檢查、染色體分析、或是睪丸切片檢查。

  無精蟲症是男性不孕症中較為嚴重的狀況。

診斷條件是至少兩次精液檢查都沒有發現精蟲。

發生率約占所有不孕症男性的15%。

其中可區分為兩大類:一、阻塞性無精蟲症:  精蟲運送途徑阻塞導致精液內無精蟲,睪丸大小正常、造精功能正常,荷爾蒙檢查大多正常。

治療應以精道重建手術為首選,若不適合精道重建才考慮取精手術,取精成功率接近100%。

二、非阻塞性無精蟲症:  睪丸造精功能異常,睪丸體積通常較小,荷爾蒙檢查大多異常。

只能接受睪丸取精手術,取精成功率約50~60%。

  取精手術可依照取精的部位區分為輸精管取精術、副睪丸取精術、以及睪丸取精術。

睪丸取精手術簡介如下:一、經皮睪丸精蟲抽吸術:  利用針頭直接對睪丸組織進行抽吸,技術簡單,但取精成功率較低,且取得精蟲量較少,較適合睪丸狀況好的患者(如阻塞性無精蟲症)。

二、傳統睪丸取精手術:  直接在睪丸上做數個切口,取得睪丸組織,再經過萃取找到精蟲。

優點是手術技術相對簡單,且可以取得組織送病理診斷。

但缺點是對於睪丸組織傷害較大,術後睪丸萎縮的機率相對較高。

三、顯微睪丸取精手術:  利用顯微鏡輔助,放大手術視野,方便辨識出相對較為飽滿的輸精管,提高取精成功率。

此外切取的睪丸組織較傳統手術少,且術中能夠較為清楚辨識血管走向,減少對睪丸組織的破壞,術後對於睪丸組織結構及功能的影響較小;缺點是手術時間較長。

顯微睪丸取精手術可以提高取精的成功率,即使在一些睪丸狀況較差的特殊情況下仍然有不錯的成功率。

  無精蟲症的患者,經過適當的診斷治療介入後,仍然有機會能取得精蟲。

再借助人工生殖技術幫忙,有機會孕育下一代。

建議有不孕問題的夫妻,尋求專業醫師的諮詢,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式,還是有機會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郭綜合醫院關心您的健康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