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和治療 | 思覺失調症遺傳

「思覺失調症」過去常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約在20歲後個性上出現 ... 楊重源說,思覺失調症是天生的大腦退化疾病,原因不明,可能跟遺傳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醫療其他疾病思覺失調是脫罪保護傘?了解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和治療收藏圖片來源/謝佳君瀏覽數72,2662018/07/01·作者/謝佳君採訪整理·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思覺失調症」過去常稱為「精神分裂症」,病人約在20歲後個性上出現明顯轉變,容易產生奇怪想法,可使用藥物或復健進行治療,妥善控制犯罪率不比常人高。

2016年3月28日,台北市內湖發生震驚全國的女童「小燈泡」命案,犯案人當著女童母親面,把女童砍頭,身首分離,雖然事發經過2年,對女童家屬和全國民眾來說仍是無法抹滅的傷痛。

而近日高等法院以兇嫌患有「思覺失調症」、影響判斷能力為由,處以無期徒刑,而且需長期接受精神治療。

姑且不論判決結果是否符合家屬或社會期待,以及輿論對判決的看法,思覺失調症究竟是什麼樣的疾病?真的會因為判斷能力受影響,而鑄下大錯嗎?***   ***   ***罹患思覺失調症的阿琴(化名)坐在我們對面,眼神渙散,面無表情,成人的臉龐吐露童稚的話語。

阿琴以前靠打工貼補家用,但24歲時,上天對她開了一個大玩笑,幻覺鋪天蓋地而來,大腦不斷發出聲音召喚她傷害自己;心情不好時,甚至毆打母親和智能障礙的弟弟,最後誤把清潔劑當水喝被送到醫院。

台東馬偕紀念醫院身心科主任楊重源投入精神科社區居家照護,在接受《康健》訪問時表示,「思覺失調症的病人通常是在20歲左右突然發病,原因不明,在那之前跟正常人一樣,有家庭、可以讀書和工作。

」(有研究指出,思覺失調症是天生的大腦退化疾病,原因不明,但可能跟遺傳有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天生大腦退化 20歲左右發病廣告「思覺失調症」早期稱之為「精神分裂症」,衛生福利部已於2014年5月21日正式發文全國醫療機構改變病名。

「思覺」分別指的是思考與知覺,患者可能出現思考障礙如妄想,以及知覺障礙如幻聽。

楊重源說,思覺失調症是天生的大腦退化疾病,原因不明,可能跟遺傳有關,發生率大約1%,也就是100個人中可能會有1個人發病,病人大多在20歲左右發病。

但思覺失調症會不會因為後天的壓力而導致?精神健康基金會胡海國教授在《康健》撰文指出,思覺失調症是一種神經發展的病理,在青春期與少年發展至成年期間遭遇的生活壓力,促發大腦內部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調控系統的功能亢奮,引發妄想、幻聽的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郭千哲補充說明,假使帶有此疾病的可能基因,若後天加上使用甲基安非他命等毒品或遇上壓力,有可能促使思覺失調症發病;但也有不少病患是在不明原因的情況下發病。

(思覺失調症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聽的症狀。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出現妄想、幻聽 藥物、復健治療可穩定病情思覺失調症的症狀則包括正性症狀和負性症狀。

正性症狀包含妄想、幻覺、幻聽;負性症狀如缺乏人際互動與自我照顧能力、失去工作的慾望、不注重清潔、表情遲滯、少話等。

正、負性症狀有時會相互交替,影響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廣告但患者在發病前其實會有一些前驅期的症狀,主要是個性出現變化,或者有奇怪想法,這樣的現象可能持續幾週到幾個月,甚至1~2年或更久,郭千哲說。

胡海國指出,研究發現思覺失調症發病前,患者的神經認知功能會逐漸降低,導致人際互動、學校功課或工作表現逐漸變差。

尤其如果極早期(青春期或少年成年期)就開始出現認知功能困擾,更要即時保護頭腦,避免腦力過度負荷,預防後續出現嚴重精神病性症狀。

不過,現在已經有有效的抗精神病藥物,可以治療這些明顯與現實脫離的思考、知覺症狀,很快回到現實的思覺狀態,只要好好治療,都能夠達到穩定不發病。

但仍有不少病人在治療過後,有種種神經認知或社會認知的困擾,胡海國建議還是要積極進行日常生活功能復健,使藥效穩定發揮讓思覺功能逐步恢復。

甚至已研發出每三個月注射一次,可改善病人規律服藥,使藥效穩定發揮,台大醫院藥劑部藥師姜欣榕為文指出。

(思覺失調症其實只要接受治療和復健,可以使病情穩定不發病。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