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重人格」到「解離身份疾患」,反映了精神動力論的失勢? | 轉化解離

多重人格自DSM-IV已更名為解離身份疾. ... 化疾患(現名「身體症狀疾患」)、心因性失憶症、心因性漫遊症、轉化疾患、和精神分裂症只是幾個這類疾病。

Contents...udn網路城邦愛猫的阿金(孔繁鐘)的網誌 (到舊版)文章相簿訪客簿置頂從「多重人格」到「解離身份疾患」,反映了精神動力論的失勢?2014/07/0916:30瀏覽26,530迴響2推薦0引用0   前段時間藝人蕭淑慎自稱「有憂鬱症、躁鬱症、恐慌症、被害妄想症,最後成為精神分裂,有550種人格」,引來一陣議論,反映了一般民眾對多重人格的認識仍很偏頗。

多重人格自DSM-IV已更名為解離身份疾患,下面「解離身份疾患答客問」的原文出自http://www.medicinenet.com/dissociative_identity_disorder/article.htm今予節錄譯出供參考,楷書則為我的感想。

     解離身份疾患(DID)的患者經驗到至少兩個明確的身份或人格狀態,稱為「交替者(alters)」,每個交替人格的世界觀及與世界的關聯方式都相當一致。

一些DID個案的各人格狀態在情緒、脈搏、血壓、及大腦血流等的反應都明顯不同。

此病以前稱為「多重人格疾患(MultiplePersonalityDisorder,MPD)」,俗稱人格分裂疾患(splitpersonalitydisorder)。

DID的發生率約為精神科住院患者的3%,女性九倍多於男性。

此女性優勢可能因為此病在男性難於辨識。

此外,臨床工作者對此病意見分歧,若DID確存在,也困難估計其發生率。

     一些專業人士持續認為DID不存在。

這種懷疑論者本質上質疑為何更多兒時受虐待的人並未發展成此疾患,有些DID患者病史沒有嚴重創傷。

針對此不一致,相信者則解釋,人類的大腦和心靈本質上極度複雜和未知,很多被預期會發生DID的人因其恢復能力而得倖免。

(我的感覺:這段話是空話,複雜?未知?恢復能力?等於沒說)DID診斷的另一個重點則涉及必須依靠患者的創傷性記憶。

(按:創傷性記憶的真實性已被廣泛質疑)由於DID在北美比世界其它地區顯著更常被評估,導致一些專業人員相信DID只是北美文化專屬的神話,而非真正疾病。

又兒童的DID症狀看起來與成人非常不同。

研究使用多個資訊來源證實DID診斷可信,而針對極少以至沒有接觸到媒體有關此病資訊的DID患者之研究,也增加此病存在的可靠性。

(按:換言之,絕大多數患者都受到媒體資訊的影響)    早在1906即有DID的案例研究,在美國從1950年代以來就有多部關於DID的電影廣為人知。

1953的電影「三面夏娃(TheThreeFacesofEve)」描述ChrisSizemore這女病患的真實故事。

她被認為因為童年目睹幾個可怕的意外事故而反應發展成DID。

此片描述三個人格在一年之內最後被成功融合統整為一。

更準確地說,此片所描述的人曾必須面對自己22個人格,要45年之久才能以某種有功能的方式並存。

關於DID的電視連續劇是「Sybil」。

SybilDorsett這角色描繪了ShirleyArdellMason的人生故事,她經歷母親施予的嚴重身體、情緒、及性虐待。

她被認為發展出16個截然不同的人格。

Sybil的故事真實性爭論很大,有人聲稱此病或許存在,但Sybil的故事則是個騙局。

 DID的原因和危險因素是什麼?    雖然沒有已證明的DID特定病因,關於此病的發展過程最普遍的心理理論認為它是童年創傷的一種反應。

具體來說,它被認為是某些人為了排除童年被嚴重傷害的記憶之反應方式,換句話說,即解離(dissociate)。

(按:這是精神動力論聖殿中最神聖最關鍵的一環)。

當解離反應極端化,可能造成DID。

正如其它精神疾患,家庭成員有DID可能是一個危險因素,這顯示發展成此病有潛在易感性,但不能字面上解釋成有遺傳性。

 DID的症狀和病徵是什麼?    DID的症狀和病徵包括:記憶失誤(解離作用),尤其是重大生活事件,如生日、結婚紀念日、或孩子出生;經驗到時間斷裂(blackoutsintime),發現自己身在某地,卻不記得如何到了此處;經常被指責撒謊但不相信自己在撒謊(例如,被告知自己作了某事,但不記得,這與任何藥物或醫學狀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