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引起之高血鈣藥物治療細探/陳弘益 | 降鈣素藥物

134冊Vol.34 No.1Mar. 31 2018中華民國一○七年三月三十一日出版癌症引起之高血鈣藥物治療細探成大醫院藥劑部藥師陳弘益摘要癌症引起之高血鈣在整個病程中發生率約有15-70%,高血鈣的定義是總血清鈣濃度大於10.5mg/dL。

癌症主要透過四種機轉引起高血鈣,最常見癌症的體液型高血鈣症,這是因為腫瘤細胞製造異位性的副甲狀腺賀爾蒙相關蛋白,第二常見的是與腫瘤骨轉移相關的溶骨性高血鈣,第三種機轉為淋巴癌細胞製造異位性的活性維他命D3,促使腸道吸收鈣,第四種為腫瘤細胞製造異位性的副甲狀腺賀爾蒙,使得破骨細胞活性增強,成骨細胞活性降低,促進腸道吸收鈣,而腎臟排除的能力降低。

抑鈣素、補充生理食鹽水、使用利尿劑、雙磷酸鹽類和類固醇是癌症引起之高血鈣常見的藥物治療,本文將詳細探討這些藥物使用細節。

關鍵字:癌症、高血鈣、藥物治療壹、前言鈣對細胞膜的構成以及功能很重要,不僅傳遞神經肌肉活動訊號、調節內分泌、外分泌功能、參與凝血機制、骨骼新陳代謝也參與心肌的電生理反應。

骨骼中的鈣佔全身99.5%以上,細胞外液的鈣佔全身0.5%,且46%與血漿中的蛋白質(主要是白蛋白)結合。

游離態的鈣才有生理活性,測定游離鈣需要特殊設備,較不普遍,一般實驗室是測定總血鈣,因此白蛋白低下的病人測定血清總血鈣後需校正,以下列表示:「校正後鈣離子濃度=總血鈣測定值+0.8*[4g/dL-白蛋白濃度(g/dL)]」。

游離鈣濃度主要是由副甲狀腺賀爾蒙、磷、維他命D和抑鈣素(calcitonin)調節。

估計有15-70%癌症病人在罹癌後的某些時刻患有高血鈣1,比率高低隨癌別而有所差異,固態腫瘤佔多數(食道癌、乳癌、肺癌、頭頸癌),血液類和免疫類惡性疾病約佔15%2。

且高血鈣症為腫瘤之代謝急症最常發生的問題,因此本文聚焦在癌症引起高血鈣的藥物治療,探討各種藥品詳細的臨床使用時序性、適合的病人、投予方式和注意事項。

貳、癌症高血鈣一、定義血清總血鈣高於10.5mg/dL(2.62mmol/L)稱為高血鈣3。

二、癌症高血鈣症的成因主要有四個機轉:(一)區域性骨轉移,造成溶骨性高血鈣,例如多發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和轉移性乳癌(metastaticbreastcancer),(二)淋巴瘤的惡性淋巴分泌維他命D3(calcitriol)促使腸道吸收更多鈣質,(三)許多腫瘤會分泌副甲狀腺相關蛋白(parathyroidhormone-relatedprotein,PTHrp),與骨骼上、腎臟組織上的PTH受器結合,促進骨吸收(boneresorption),抑制造骨細胞(osteoblasts)的作用和促進腎小管回收鈣,像是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乳癌(breastcancer)、腎細胞癌(renalcellcancer)、攝護腺癌(prostatecancer)、惡性淋巴瘤(lymphoma),(四)副甲狀腺瘤直接分泌副甲狀腺素促進骨吸收、抑制造骨細胞和促進腎小管回收鈣4。

其他還有維他命D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介白素(interleukins)、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干擾素(interferon)、顆粒球巨噬細胞株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stimulatingfactor)都可能與高血鈣有關。

三、癌症高血鈣的臨床表徵臨床表徵包括疲倦無力、厭食、焦慮、認知功能下降、腹痛、多尿、口渴、甚至會引起急性胰臟炎,還有心搏過速,在心電圖可見QT波間距縮短,ST段與T波相連1。

四、癌症高血鈣的鑑別診斷與鑑定診斷癌症高血鈣需仔細詢問病史,包括惡性腫瘤史、藥物史和高血鈣家族史(例:腎結石)、生化檢查、血清鈣、副甲狀腺荷爾蒙(PTH)、副甲狀腺類蛋白(PTHrP)之檢查4,5。

在一般人口的高血鈣症的原因當中,副甲狀腺功能亢進最為常見6,兩者之間的鑑別診斷重點在於血清中副甲狀腺濃度,副甲狀腺濃度過高、測不到副甲狀腺類蛋白較可能是原發性副甲狀腺功能過高,或副甲狀腺癌;副甲狀腺濃度正常或偏低、副甲狀腺類蛋白升高,則傾向是癌症高血鈣4,7。

骨骼受到腫瘤破壞時會引起疼痛、運動功能障礙、局部腫塊甚至骨折,懷疑癌症骨轉移造成溶骨性高血鈣,其診斷除了要觀察家族史、個人醫療紀錄外,可以抽血檢驗鹼性磷酸酶(ALK-P)的值,或是骨掃描、X光、電腦斷層、磁振造影、正子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做骨腫瘤組織切片檢查則是最重要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