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癌4大症狀,若有徵兆盡早治療,預防癌症護一生 | 宮頸腺癌

子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最大的成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子宮頸癌主要是鱗狀細胞癌,少部分是腺癌和其他類型,而因為子宮頸抹片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子宮頸癌首頁健康百科婦科子宮頸癌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種類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什麼是子宮頸癌?子宮頸癌是一種發生在子宮頸的惡性腫瘤,最大的成因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子宮頸癌主要是鱗狀細胞癌,少部分是腺癌和其他類型,而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普及,大部分已開發國家往往是發病率高,但死亡率低。

子宮頸癌早期沒有症狀,但隨著病程演進,可能會出現非經期的陰道出血,或是性行為後陰道出血、白帶增加、下腹疼痛以及排尿問題。

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跟HPV感染有關係,但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而是感染HPV後加上不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就會誘發這些被感染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有吸菸、過早發生性行為、有不當性行為或是多重性伴侶、免疫力不好的民眾都是高危險群,一般好發在30~40歲以上女性。

 子宮頸癌症狀子宮頸癌早期沒有症狀,隨著病程演進,會出現以下症狀:陰道出血:非經期的陰道出血,或是性行為後陰道出血都可能是子宮頸癌前期的症狀。

白帶增加:是子宮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但和一般婦科發炎症狀類似,因此常延誤就醫。

下腹疼痛:因腫瘤壓迫而造成的下腹疼痛,常是後期子宮頸癌的主要症狀之一。

排尿問題:後期子宮頸癌會侵犯到輸尿管,造成排尿問題,也會讓輸尿管阻塞,引發腎臟水腫或腎衰竭。

子宮頸癌進展子宮頸癌根據腫瘤侵犯的位置及大小有不同的分期:0期:原位癌,癌細胞只有在上皮區。

1期:癌細胞只有在子宮頸部位,腫瘤侵襲範圍不超過7毫米、深度不超過基底膜下5毫米為1A期,如果病灶大於1A期,1B期最大腫瘤直徑可超過4公分。

2期:2A期腫瘤已侵犯到陰道上端2/3位置,而2B期則已侵犯到子宮頸外結締組織。

3期:3A期腫瘤已擴散到陰道下端1/3位置,3B期則代表腫瘤擴大侵犯到骨盆腔。

4期:4A期癌細胞已擴散超過生殖器官或骨盆腔的範圍,甚至擴散到直腸或膀胱,4B期則出現遠端轉移的狀況。

子宮頸癌併發症排尿問題:由於手術破壞血管及神經所引起,會出現排尿困難或是尿失禁,可做膀胱訓練或藥物輔助治療改善。

排便問題:是手術造成直腸神經受損的結果,常見病況是便秘,病人應多吃蔬菜及高纖食品,以利排便。

淋巴水腫:由於骨盆腔淋巴結廓清術的關係,病人可以坐臥時墊高腳部或進行物理治療改善。

轉移:子宮頸癌前期轉移影響陰道、子宮體及周遭組織,晚期癌細胞進入血管隨血流轉移到遠端部位,像是肺、肝、骨、腦等處,則影響肺、肝、骨骼等。

子宮頸癌常見致病成因幾乎所有的子宮頸癌都跟HPV感染有關係,就解剖學來看,子宮頸可以分為內頸部跟外頸部,外頸部是由複層鱗狀上皮細胞構成,內頸部則是由柱狀上皮細胞所構成,在外頸部跟內頸部交會的地方,就稱為「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或「鱗狀柱狀上皮接合部」,這地方的結構相對容易感染HPV病毒,特別是當這個區域靠近外頸區的時候,更容易受到HPV病毒感染。

並不是所有感染者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而是感染HPV後加上不正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等,就會誘發這些被感染細胞不正常增生,發展成子宮頸癌。

 過早性行為:女性的鱗狀柱狀上皮過渡區在年輕時比較靠近子宮頸外側,隨著年齡增長,會慢慢往子宮內部移動,愈早的性行為讓上皮過渡區感染乳突病毒機率愈高。

吸菸:抽菸會降低免疫力,且會產生有害物質刺激子宮頸癌細胞發展。

不當性行為:不當的性行為可能染上性病,而性病也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也容易造成子宮頸發炎,提高致癌風險。

多重性伴侶:如果女性有2個以上的性伴侶,罹癌風險大增。

免疫力:服用抑制免疫藥物者,罹癌率相較一般人增加10倍,而愛滋病人或尿毒病人,罹患子宮頸癌的比例也偏高。

子宮頸癌種類根據民國105年癌症登記年報的資料,根據組織型態的分類,約有70%的子宮頸癌屬於鱗狀細胞癌,其他約20%屬於腺癌,其他佔比超過1%的依序還有其他特定上皮癌、非特定上皮癌和神經內分泌癌。

子宮頸癌好發族群吸菸過早性行為少女不當性行為、多重性伴侶免疫力不良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