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科網路繼續教育試題解析-BN9400202 | 毒性休克症候群

因為懷疑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故將抗生素調整為penicillin + clindymycin 然而病人之大腿腫痛持續惡化,故給予安排 ...☆網路內科繼續教育☆有效期間:民國94年02月16日至94年02月28日止  CaseDiscussion<病史>22歲男性,身體過去沒有特別疾病,是在牛排館工作擔任服務生,住院前2星期開始有食慾不振,及喉嚨痛表現,住院前7天開始有高燒,伴隨有腹瀉。

病人之喉嚨痛與乾咳逐漸變嚴重,但是並沒有其他感冒的症狀比如流鼻水,頭痛,也沒有解尿疼痛,腹痛等表現。

病人因為此疾病兩次去診所就醫,醫生只告知是感冒,給予類似普拿疼退燒藥非發炎性止痛藥。

但發燒與喉痛仍持續,且注意到有兩側大腿腫痛的情形,病人因為持續高燒不退,故轉來醫學中心就診。

病人來醫院時除了上述症狀,同時發現有茶色尿。

理學檢查查見低血壓84/31mmHg,心跳134/min呼吸28/min體溫37.5度,喉嚨充血,結膜下出血,鞏膜呈黃色,沒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呼吸音正常,心臟無雜音,肝臟在右肋間下兩指幅可以摸到,脾臟沒有明顯腫大,腹部沒有壓痛,腸音正常,四肢雙側大腿有壓痛及腫大,但並無明顯發紅。

兩手有脫皮現象(desquamation)。

病人的血液檢查如下Whitebloodcellcount:15,560K/μL,Segment:84%Band:11%,Hemoglobulin:13.8g/dL,Platelet:25K/μLBiliurin:7.9/7.8mg/dl,AST:76U/L,ALT:72U/L,ALP:777U/LBUN:92.5mg/dl,Creatinine:9.5mg/dl,Na:129meq/L,K:4.1meq/L,glucose:100mg/dL,Bloodgas:PH:7.4PCO2:20PaO2:158,HCO3:12.4Baseexcess:-10.3(roomair)胸部光並無明顯肺炎。

病人因為休克並多重器官失能給予廣效性第三代頭包芽子素(3rdgenerationcephalosporin),病人之血壓與體溫慢慢恢復,肝腎功能也逐漸恢復,之後血液培養出A型鏈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

因為懷疑鏈球菌中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toxicshocksyndrome),故將抗生素調整為penicillin+clindymycin然而病人之大腿腫痛持續惡化,故給予安排下肢之核磁共振,發現有壞死性筋膜炎。

會診整型外科後進行清瘡手術,病人之病況逐漸恢復,之後改成口服penicillinV出院。

<病案分析>     A組鏈球菌為球形革蘭氏染色陽性菌。

A組鏈球菌感染中最常見者為鏈球菌咽炎和扁桃體炎,其他尚有皮膚或傷口鏈球菌感染。

鏈球菌多由呼吸道侵入,在咽部可產生炎症,引起咽峽炎和扁桃體炎,細菌的表面抗原M蛋白的存在可使病原菌易於粘附在粘膜上皮,進入體內後又具有抗吞噬作用。

鏈球菌有較強的侵襲力,可自粘膜或皮膚傷口甚或經完整皮膚侵入人體,在局部形成的炎症可引起扁桃體周圍膿腫、頸淋巴結炎和蜂窩織炎等,對少數患者,細菌尚可入血引起敗血症。

鏈球菌致熱外毒素(Streptococcuspyogenesexotoxin)即以前稱之為"紅疹毒素"可致發熱及猩紅熱樣皮疹,有抑制單核-吞噬細胞作用,增強機體對內毒素的敏感性。

     侵襲性A組鏈球菌感染自80年代中期以後在北美和歐洲的發病呈上升趨勢,該類型感染表現為中毒性休克症候群(Streptococcaltoxicshocksyndrome,STSS)常危及生命。

自多數患者中分離獲得的A組鏈球菌具M抗原蛋白,產生致熱外毒素A或B。

感染常發生健康成人中,20~50歲者為多,兒童中發病亦有報導。

皮膚粘膜或軟組織可成為細菌入侵門戶,侵襲性A組鏈球菌感染臨床可表現為中毒性休克症候群、壞死性筋膜炎、蜂窩組織炎、肌炎,並常伴有多臟器功能衰竭。

     由於中毒性休克症候群(TSS)常伴壞死性筋膜炎,因此兩者臨床特徵交互出現。

TSS患者病初僅表現為局部細小創傷,或有感前軀症狀。

起病後24~72h內進展為局部劇痛、高熱、虛脫、軟組織明顯紅腫,嚴重者出現紫色或帶藍色水皰,此即為TSS的徵兆。

繼而患者迅速發展為低血壓和多臟器衰竭,後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