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年輕族群下腹痛、排血便是警訊 | 腸子發炎怎麼辦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天下網路書店康健好書雜誌訂閱康健雜誌訂閱每日報首頁看文章專欄醫生這樣說「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年輕族群 下腹痛、排血便是警訊收藏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瀏覽數34,0332020/08/07·作者/林峰年·出處/Webonly放大字體(2020.8.28更新)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傳出身體不適已久,根據日本媒體報導,他已經決定要請辭。

安倍晉三主要因為潰瘍性大腸炎惡化,不想因此影響政務。

潰瘍性大腸炎常見症狀是下腹疼痛、排血便,更容易誤認是腸躁症而延誤治療黃金期。

------------------以下為原文26歲陳先生因近期下腹經常疼痛、排血便,且體重明顯下降,至胃腸肝膽科就醫。

詳細檢查後,發現他的大腸有連續性的發炎現象,經切片化驗,證實為罕見疾病潰瘍性大腸炎,對症下藥後,陳先生症狀逐漸好轉,同時也阻止了病情持續惡化發展成大腸癌的可能性。

近期因疫情影響工作,陳先生心情持續焦慮,今年(2020)3月開始,經常出現下腹疼痛需跑廁所的狀況,排便也時常見血,且一天上超過10次廁所,體重更是3個月內下降10公斤。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疫情嚴峻時,陳先生不敢就醫,上月終於在疫情趨緩後就診,還好拖延的時間不長,陳先生的潰瘍性大腸炎算輕中度,透過藥物治療,可有效緩解症狀,否則若持續拖延,有可能引發腸穿孔、腸阻塞等腸道併發症,嚴重者須手術切除腸道,也可能因此提高發展成大腸癌的機率。

(推薦閱讀:大腸癌10警訊 立即check!)潰瘍性大腸炎屬於發炎性腸炎的一種,為遺傳和環境因素之間相互作用所引起的終身疾病。

在台灣的盛行率為每十萬人口有12名患者,每年新確診之個案分別約為350人,臨床症狀包含腹痛、腹瀉、想排便卻排不出來、失禁、出血或血便,有時也會有腸道外症狀發生,如:關節炎、皮膚結節、眼睛問題(如葡萄膜炎)或肝膽疾病如:原發硬化性膽道炎或其他非消化道的發炎症狀等。

(圖片來源:羅東博愛醫院)因症狀不容易診斷,需透過大腸鏡檢查、影像檢查、血液檢查、糞便檢查與培養,另外也需要較大的病理切片才能確診,因此較容易誤認為腸躁症而延誤治療黃金期。

有鑒於近年來潰瘍性大腸炎在台灣的盛行率與發生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所以我們需要對這疾病有一些基本的認識。

病理雖然尚未明確,但是目前整理出來的成因包括:細菌因素:腸道的共生菌因免疫反應改變造成黏膜傷害。

情緒因素:負面情緒或壓力會使病情再發及加劇。

飲食因素:與某些食物過敏有關。

 環境因素:環境中某些過敏原會觸發免疫反應。

遺傳因子及基因。

潰瘍性大腸炎可視為慢性病,需長期且經常性的服藥與門診追蹤,以達抑制症狀的目的。

目前的治療方式很多種,其中藥物治療以5-ASA消炎藥、類固醇與生物製劑等為主。

潰瘍性大腸炎以往的發生率偏低,但近幾年案例有增加的趨勢,推斷除了基因因素,應也與飲食西化和壓力有關。

臨床上,潰瘍性大腸炎好發於年輕族群,建議若有反覆發燒、腹瀉、解血便的症狀,應積極就醫了解病因,並建議生活中,仍應養成充足睡眠、飲食均衡、規律運動與適時排解壓力的好習慣。

(推薦閱讀:經常脹氣可能是警訊!大腸癌、大腸激躁症等7種導致放屁的身體異常原因)(圖片來源:台灣發炎性腸道疾病學會)(本文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林峰年)<本專欄反映專家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看更多文章關鍵字下腹痛大腸癌腸道血便潰瘍性大腸炎羅東博愛醫院羅東博愛醫院為宜蘭縣規模最大的區域教學醫院,致力追求優質醫療,提供全人、高品質、有特色的專業服務。

本院秉持核心價值:尊重生命、追求卓越、誠信當責、人文博愛與精進醫術,期望為大眾帶來盡善盡美的健康服務。

每天5分鐘 正念減壓讓緊張與壓力輕輕釋放厭世感揮之不去 青少年尋求身心科支援胸腔X光片診斷早期肺癌誤區多 須搭配低劑量電腦斷層更多文章分享收藏訂閱重點分享加入康健Line好友看下一篇文章請問康健》增免疫力又減脂間歇性斷食這樣做熱門文章1.更年期享受性愛更重要 保持甜蜜靠3招4.楊世敏:練對氣功導引,才能開啟自癒力2.新冠疫苗6大廠牌比較:副作用、保護力、種類一次看懂5.夏吃茄子最實惠 簡單小妙招烹煮不變黑3.新冠肺炎症狀和感冒怎麼區分?11大新冠肺炎症狀一次看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