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了解口腔癌症狀、成因以及如何治療口腔癌 | 嘴唇和口腔癌症

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2017年癌症 ... 是否可能罹患口腔癌,檢查需對著鏡子並逐一觀察臉頰、嘴唇、臉頰內側、口腔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口腔癌首頁健康百科牙齒、口腔口腔癌症狀病程併發症成因種類危險族群預防相關檢驗治療照護就醫準備部位分享什麼是口腔癌?口腔癌是發生在口腔部位的惡性腫瘤總稱,90%屬於鱗狀細胞癌,鱗狀細胞是人體中皮膚或器官表皮中一種常見的細胞類型,呈現魚鱗狀排列,因此得名。

口腔是指包括有唇、頰黏膜、牙齒、舌頭下方的口腔底部、前2/3的舌頭、口腔頂部的前面部分、牙齦及臼齒後方。

症狀為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腫塊、舌頭運動與知覺受限、顎骨腫大、口腔黏膜與口腔內部病變。

好發族群為嚼食檳榔、吸菸、飲酒、口腔衛生不佳、戴不合適假牙、長期戶外曝曬陽光工作及人類乳突病毒16型(HPV-16)感染者。

治療方式包括手術切除、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標靶藥物治療等。

口腔癌症狀口腔黏膜顏色或外表形狀改變:口腔出現變白、紅、褐或黑,且無法抹去,並出現潰瘍或顏色改變。

腫塊:口內或是頸部出現原因不明的腫塊。

舌頭運動與知覺受限:舌頭的運動功能受限,致使說話、吞嚥困難,或舌頭半側的知覺喪失與麻木。

顎骨腫大:顎骨腫大導致臉部不對稱,有時會伴隨顎骨知覺異常或是牙齒搖動等症狀。

口腔黏膜與口腔內部病變:口腔黏膜有乾澀、灼熱感,且開口受限,張開嘴時感覺口腔黏膜拉緊等,或是口腔內部發生不明原因反覆出血,或口水中常有血絲出現。

癌細胞如果持續病變,可能侵犯至其他部位,導致臉部肌肉、血管、神經、顎骨、鼻竇腔或鼻腔出現麻木與疼痛感,或是舌頭運動困難、說話障礙、牙齒鬆動或臉頰皮膚穿孔等病徵。

口腔癌分期第0期:就是原位癌,這時候腫瘤細胞只在口腔黏膜上皮內增生。

第1期:腫瘤小於或等於2公分,沒有轉移到頸部淋巴結。

第2期:腫瘤大於2公分但不超過4公分,而且沒有轉移到頸部淋巴結。

第3期:腫瘤大於4公分,或已轉移到同側頸部一個淋巴結,淋巴結不超過3公分。

第4A期:腫瘤開始侵犯鄰近組織,如穿過骨外層,侵入深層肌肉、上頷竇、皮膚等部位。

第4B期:頸部淋巴結轉移數目超過1個,或是淋巴結已超過3公分。

第4C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如肺、肝、骨骼轉移等。

口腔癌併發症出血、血腫:手術傷口可能因出血、血腫影響皮瓣(flap,是指移植時仍保有血液循環的移植部位)癒合,血腫也可能壓迫呼吸到影響病患呼吸。

傷口感染:皮瓣長期浸泡在唾液中,再加上口腔潰瘍或蛀牙則可能發生感染,因此術後口腔衛生格外重要。

營養不良:口腔癌腫瘤疼痛可能會造成病人不願進食,長久下來容易營養不良。

頸部淋巴結轉移:頸部淋巴結癌轉移可能破壞頸部大血管並致使出血、甚至休克。

轉移:癌細胞轉移至肺或肝臟,可能導致器官衰竭,轉至骨骼則可能帶來劇烈疼痛。

口腔癌常見致病原因口腔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第4名(2017年癌症報告),僅次於肺癌、肝癌和大腸癌,以下為口腔癌可能致病成因:嚼食檳榔、吸菸及飲酒:嚼食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8倍,而同時抽菸、飲酒及嚼檳榔者更比常人高123倍。

口腔衛生不良:長期的口腔衛生不良,易產生口腔內各種炎症,而某些細胞對致癌物較敏感,進而引發口腔癌。

營養不良:營養不良會降低人體免疫力,導致新陳代謝失衡。

維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增厚、角化過度;微量元素攝入不足,例如食物含鐵量低、總蛋白和動物蛋白攝取量不足、鋅缺乏等,可能導致黏膜上皮損傷,長久下來增加罹患口腔癌風險。

蛀牙及不當假牙:蛀牙以及長期異物刺激牙齒所形成的銳利邊緣、有毒物質製作的假牙、假牙製作不當或粗糙不平等,長期與口腔舌部、頰面磨擦,刺激口腔黏膜,造成局部慢性潰瘍,並發展為口腔癌。

口腔白斑或紅斑症:患者口腔粘膜有局部變白或變紅且增厚。

陽光照射:長期日曬是罹患唇癌的重要因素,農夫、漁夫及戶外工作者罹患下唇癌機率較高。

HPV病毒感染:近期研究發現,如果口腔內感染人類乳突病毒16型(簡稱HPV16)的人,罹患口腔癌機率比起沒有感染的人,罹病機率高出約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