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急性中耳炎之診治建議 | 中耳炎醫學英文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hronic suppurative otitis media)為耳膜破裂後持續中耳感染與滲出液,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1,2]。

表 ...活動信息首頁    >    臨床醫療建議與指引    >    兒童急性中耳炎之診治建議兒童急性中耳炎之診治建議2018-10-18兒童急性中耳炎之診治建議Recommendations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AcuteOtitisMediainChildren台灣兒童感染症醫學會國家衛生研究院兒童醫學及健康研究中心Pediatric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TaiwanChildHealthResearchCenter,NationalHealthResearchInstitutes 制定:2016年10月1日第一次修訂:2018年9月8日註:本建議中所列出之條文,為台灣兒科專家根據現有的醫學證據所做出的綜合建議。

此建議應根據日後更多的醫學研究發現加以修改,且不應引用這些條文作為糾紛審議之依據。

急性中耳炎(acuteotitismedia)是兒童最常見的細菌性感染症之一,大多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的併發症。

國外研究顯示,80%以上未滿3歲兒童至少得過一次中耳炎[1,2]。

2006年台灣全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的統計,顯示≤12歲兒童的急性中耳炎年發生率為64.5/1,000,每年復發率33.1%。

0-2歲發生率最高,為41.2/100人年[3]。

兒童急性中耳炎常見的致病菌,包括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pneumoniae)、嗜血桿菌(Haemophilusinfluenzae)、卡他莫拉菌(Moraxellacatarrhalis)[1,2,4-6]。

兒童常規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pneumococcalconjugatevaccine)以後,肺炎鏈球菌所佔比率下降[1]。

急性中耳炎合併出現化膿性結膜炎之情形,被稱為結膜炎-中耳炎症候群(conjunctivitis-otitismediasyndrome),最常見的致病菌是嗜血桿菌[1,2]。

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與革蘭氏陰性細菌(gram-negativebacteria)感染,可見於年幼嬰兒與新生兒的急性中耳炎[1]。

急性乳突炎(acutemastoiditis)的致病菌,除了肺炎鏈球菌、嗜血桿菌、卡他莫拉菌之外,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Pseudomonasaeruginosa)也是常見病原[1,2]。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為耳膜破裂後持續中耳感染與滲出液,最常見的致病菌為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1,2]。

表1、兒童中耳炎的致病菌 美國兒童急性中耳炎[5]台灣兒童有滲出液培養之中重度中耳炎[6]培養細菌1995-2000(N=399)2001-2003(N=152)1999-2008(N=614)肺炎鏈球菌28%23%68%嗜血桿菌25%36%22%卡他莫拉菌3.5%3%3%A群鏈球菌1.5%1.3%4%混合細菌--3%培養陰性46%41%-台灣肺炎鏈球菌的penicillin最低抑菌濃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大多超過1µg/mL,口服製劑中以amoxicillin-clavulanicacid的抗藥性比率較低(表2)[7]。

台灣嗜血桿菌約60%可製造beta-lactamase而對ampicillin有抗藥性(表3),對amoxicillin-clavulanate抗藥性比率大約20%,卡他莫拉菌則幾乎100%可製造beta-lactamase[9-11]。

表2、台灣肺炎鏈球菌醫院分離菌株的抗藥性比率抗生素2002-2008[7](N=330)2006-2010[8](N=530)Penicillin*30.4%36.8%Amoxicillin/clavulanate-16.1%Cefuroxime-82.8%Ceftriaxone*19.4%16.2%Cefepime*-17.8%Clindamycin-71.2%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80.8%-Levofloxacin3%7.2%Vancomycin-0Linezolid-0*Non-meningitiscriteria表3、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