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吃思覺失調的藥會性格大變醫師:只是找到自己優秀的另一面 ... | 思覺失調症發作

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後,大家對於思覺失調似乎多了一些認識,但思覺失調症發作時帶來的狀況,也讓許多人感到不知所措。

精神醫學會 ...Skiptocontent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熱播後,大家對於思覺失調似乎多了一些認識,但思覺失調症發作時帶來的狀況,也讓許多人感到不知所措。

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賴德仁說,其實「把精神病人當成不定時炸彈,才是讓他們病情惡化的原因之一」,因為害怕被抓、被歧視,拒絕承認自己有病,不願意接受治療,直到傷害自己、傷害別人,形成無法挽回的錯誤,這個問題才被正視。

思覺失調是腦部的疾病賴德仁說,很多人一聽到精神疾病,下意識就會抗拒,或是認為那是治不好的絕症,「但其實精神疾病的終身盛行率有1%,每個家庭都可以遇到1個,但它屬於慢性病,只是發生在腦部,就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你不服藥控制,就會再度發作,但你服藥控制,其實還是可以過好日常生活。

」所以除了吃藥之外,其實就像陪伴家裡有高血壓、糖尿病的患者一樣,比如高血壓患者要吃少鹽的食物,糖尿病患者澱粉類攝取必須要控制,身旁的人需要協助他們;思覺失調也是一樣,只是生病的是大腦,所以他們需要充分的陪伴、聆聽,讓他們能持續刺激腦部,維持正常的功能。

藥物的副作用但在網路上搜尋,可以看到思覺失調的藥物有各種不同的副作用,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一方面害怕副作用,一方面害怕讓人發現自己在吃藥,讓患者很難持續接受治療,總是斷斷續續。

48歲的病友丁丁對此非常有感觸,她在剛發病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自己發病,每天晚上都聽到小鬼在耳邊竊竊私語,有次她覺得自己這樣不行,要開始改變,決定放火燒房子、創造新生活,警察來了之後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大錯。

開始治療服藥之後,先是四肢僵硬、酸軟、站不起來,換藥後又變成眼睛模模糊糊,再換一次變成便秘,最後換成現在的藥,但講話會有點大舌頭。

丁丁說,剛開始心裡真的很難過,像在淌血一樣,但自己狀況穩定後,回到康復之家開始幫忙其他病友,甚至開始賣一些二手舊物、賺錢,心裡又充滿了成就感,慢慢能忽略掉那些不愉快、不舒服。

害怕吃了藥變另一個人,思覺失調患者拒絕服藥精神醫學會秘書長張家銘說,其實藥物的「治療作用」跟「副作用」,是醫師每天都要抉擇的問題,因為每個人狀況不一樣,只能盡力去平衡。

「比如年輕女生不想變胖,我們就會避開有發胖副作用的藥物,白天還要工作的,就開不嗜睡的藥物,需要大量肢體活動的,就開不會身體僵硬的藥物。

」但對於另一部分的人來說,不想吃藥不一定是副作用,因為他們認為用了藥物,自己就「不自然了」、「不再是原本的自己了」,甚至那些幻聽的症狀,可能才是這些患者的生活重心,張家銘說,「因為他們的真實生活可能很痛苦、沒有價值、很無趣。

」張家銘說,所以為什麼一直強調思覺失調的治療不是只有服藥,社區、家庭環境的支持也很重要,因為那可能才是問題產生的來源,但站在醫師的角度,當然希望患者可以分清楚「現實」跟「幻覺」的差別,至少要做出正確的行為,不要把房子燒了、或是無意識的跑到馬路上。

「而所謂的『不再是自己』,或許也是一種執著,患者可以用另一個角度想想看,生病或許是個轉捩點,讓自己認識自己原本不知道的能力或是天賦。

像是戲劇中的應思聰,原本想當導演,但最後成為畫家,不是代表夢想有遺憾,而是發覺自己擁有更多。

」張家銘說。

延伸閱讀超過30歲的「高齡」爸爸孩子早發思覺失調症比例高30%思覺失調不只是妄想症!感覺思考能力下降就要注意這5大徵兆被批「太敏感」她憂鬱症纏身7年直到種下了一朵花…文/盧映慈圖/何宜庭1分鐘看懂!新冠肺炎、流感、感冒症狀有何差異2020-03-21新冠肺炎「症狀」已經改變!但有2點跟流感最不一樣2020-03-23「心包油」讓心血管死亡率上升!心臟科名醫曝控制這項是關鍵2021-01-02《紐約時報》評台灣防疫:鎖國非長久之計,好運能維持多久?2021-01-03人體地圖人體地圖腦神經心血管骨骼、關節腸胃腎臟、泌尿系統症狀查詢常見症狀新冠症狀過敏咳嗽頭痛便祕健康百科科研新知用藥安全營養衛教中醫養生運動健身心理健康育兒親子罕見疾病醫學故事傳染疾病請問專家醫生說中醫師說藥師說護理師說營養師說治療師說科學家說專家側寫醫學專區新冠肺炎專區居家防護專家科研獨家專訪圖解疫情糖尿病專區糖友必知預防保養專家科研飲食與運動更多醫學專區十大學者專訪流感疫苗專題美豬開放爭議未來醫學專區急診室直擊圖解健康圖解健康居家保養健康知識穴道運動食物營養漫話健康漫話科普圖解疫情癌症百科治療癌症認識癌症協助資源康復調理抗癌新知預防癌症抗癌故事影音健康圖解


常見健康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